休息的雲 作品

第120章 風波陡起堪驚詫(三)

 徐階問道:“眼下之事,當何以自處之?” 

 歐陽德說道:“子升,國本大事,為閣臣者,豈可不慮?嚴分宜雖一意媚上,然並非庸才。必密疏以進,以寢此事,免得節外生枝。而今觀之,欲使陛下冊立太子,事不可為,若強行為之,不但招禍於己,反而於事無功。不若避虛名而求實際,方為上策。” 

 聶豹說道:“南野公說的可是景王之國?” 

 歐陽德點點頭說道:“然也!” 

 所謂景王之國,就是讓景王滾去就藩,不要呆在京師,只要景王就藩了,那麼唯一留在京師的裕王地位也就穩固了。雖然裕王沒有儲君之實,但是實際上就獲得了儲君的地位,這就是歐陽德避虛名而求實際。 

 歐陽德說的確實是個辦法,只要只留裕王在京師,就相當於確認了裕王的儲君地位,要不要太子的名分倒不是很重要了。但是徐階作為閣臣,考慮事情肯定要更加細緻了。 

 親王就藩,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按照大明祖制,親王就藩前,朝廷會賜予一定數量的莊田作為供養之用, 這些莊田位於京畿附近,藩王就藩後須歸還朝廷作為他用。由於這些田地位於京畿附近,是為了專門供養在京藩王。 

 親王就藩後,朝廷會在就藩地撥給親王土地,建造王府,身居封國的藩王同樣有數量不等的田地湖泊為業,具體數額各朝各王皆無定數。但是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 

 之前的幾位皇帝,對於賜予親王田地還是較為謹慎的,如宣宗時,朝廷欽賜與諸王請乞田地的現象比洪武永樂時期更切實可尋,宣宗個人對於諸王田地的奏請,態度也顯得較為慎重,凡有奏請皆命有司勘查明白,不合理的請求多拒絕。 

 英宗本人對諸王賜田及侵佔,多能從公處置,以保證不侵奪小民之業。一是, 諸王賜田不干涉軍民。二是,王府侵 佔民田,以地還民,逮治佔種之人。三是,多次告誡諸王不許侵奪民業,生事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