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118章 風波陡起堪驚詫

 果不其然,第二天科道彈劾殷士儋的奏疏如雪片一樣飛到通政司,對於這種奏疏,內閣和嘉靖採取了一樣的態度,就是置之不理,兩位當事人都被勒令閉門待參。 

 在眾多的奏疏中,有一位的奏疏脫穎而出,成功引起了閣臣的注意。這位小天才就是吏部右侍郎葛守禮,這位可不是常人,嘉靖七年,舉山東鄉試第一。長吏約三老、子弟湊錢作為路費,葛守禮力謝弗受,識者重之。 

 作為吏部右侍郎這樣的高官,按理說不會輕易發表意見,尤其是這種非常敏感的問題,沒想到葛守禮竟然上疏,這在一眾六七品小官裡面就非常扎眼。 

 嚴嵩看過後,不由得無奈的說道:“這下真是把天給捅破了。” 

 葛守禮不愧是解元出身,寫的一手好文章。葛守禮首先說明,裕王索要祿米,乃是人之常情,並沒有什麼錯誤,既然朝廷規定了裕王應當領的祿米,那裕王索要祿米,就是正常的,至於禮部、戶部因為國用不足,扣減一點,也是正常事,並沒有什麼不妥。 

 王國禎作為科道言官,偶然聽說此事,上疏彈劾裕王,雖然彈劾並不屬實,但是他是言官,祖宗之法,言官風聞言事,可以憑風聞上奏,互相彈劾,查實屬實者嘉獎,不實者不罰,所以雖然王國禎胡亂彈劾,但是有祖宗之法,不能算有錯。 

 殷士儋作為裕王講官,和王國禎當街鬥毆,確實不妥。但是他是裕王講官,得知裕王被王國禎彈劾之後,氣急之下,找到王國禎,憤而與之鬥毆,雖然無人臣體,但是陛下應當嘉賞他的忠誠,不予處罰。 

 這下好了,裕王沒錯,戶部禮部沒錯,王國禎沒有錯,殷士儋也沒有錯,那你葛守禮是來和稀泥的嗎?不是,葛侍郎的這燕國地圖這才展開完。 

 既然他們都沒錯,那錯的是誰呢?對,心機之蛙一直摸你的肚子,就是你,嘉靖,老登!葛守禮這才開始圖窮匕現,葛守禮認為,造成現在這樣的局面,都是由於嘉靖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