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111章 露布飛捷報君知(二)

 江南卑溼潮熱,水網縱橫,莫說北方來的騎兵,首先是戰馬難於適應環境。北方的戰馬根本不能適應南方的氣候,而且複雜的水網溝渠也嚴重限制了騎兵的行動,大規模的騎兵作戰還是受到很大限制,而且騎兵耗費不菲,養一名騎兵足夠供養三名精銳步兵了,戚繼光覺得依靠外調九邊精銳,還不如自己訓練精兵。 

 戚繼光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方廉,方廉有些無奈的說道:“戚總戎的想法固然是好的,可是蘇松之地,商貿發達,百姓不願為軍,就算是戚總戎勉強招募來士卒,恐怕也是市井無賴之徒,濟不得什麼事的。” 

 作為本地的父母官,方廉還是很瞭解情況的,若是蘇松當地能夠練出強兵,他方廉早就編練民壯了,依明制,守衛城池,警備盜賊當是民壯的主要職責。本地官司率領操練,遇警調用,事定仍復為民,民壯作為一種兵種,在全國推行。 

 後來民壯由召募變為編僉,成為一種徭役,依裡甲以為額數,大約多者千有餘名,少者不下四五百名。以松江府為例,民壯大抵不下兩千,可是有什麼用呢?應募者多市井無業遊惰,緩急不可得力,日營役遣蠶食物於鄉,民頗病之。禦敵無方,擾民有術是方廉對於民壯的評價。 

 戚繼光說道:“方府尊說的是,市井無賴,難以練出強兵,還是要招募良家子弟,嚴加訓練,精良器甲,方可足用。” 

 方廉笑著說道:“戚總戎不必心急,估摸著唐都憲過幾日就會到了,到時候戚總戎向唐都憲陳述此事,都憲大人說不定會有辦法的。” 

 方廉現在很開心,重創倭寇,取得了大明對倭寇的大捷,之前上海縣被劫掠的事情就算一筆勾銷了,他的烏紗帽算是戴穩當了。而戚繼光顯然不是這麼看,與方廉的樂觀不同,戚繼光顯得並不開心,他對御倭的前景可沒這樣樂觀。 

 他很清楚,沿海生計無著的百姓和流浪的倭寇多的是,斬首一兩千根本沒有什麼大用。通過詢問俘虜,戚繼光才知道蕭顯為什麼來劫掠上海縣,這鍋還得王忬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