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107章 鏖兵申江戰未休(二)

 一眾軍官們倒是對倭寇不太重視,畢竟他們是騎兵,對步兵具備天然的優勢。至於倭寇的弓箭,明軍準備用強弩對付他們,明軍騎兵善用長槍、透甲槍等長兵,長度遠遠比倭寇的太刀打刀長,再加上唐順之送來了大批的皮甲,除了 士卒們裝備以外,還有多餘的製成馬甲。 

 和宋、金愛用重甲騎兵不同,大明的騎兵更愛用輕甲,既提供一定的防護,又不影響機動性。大明的馬甲分為馬面子、雞頸、馬身甲、胸甲等等。“馬面子”是一塊狹長的金屬製的護面,上面開有眼孔,主要保護馬匹面部,與馬匹額頭等大,內裡經唐順之改進後有棉布用作貼額;“雞項”其實是一副馬頸部的護甲,由甲片綴成,前面有搭扣可以扣上; “馬身甲”即是馬匹身上的主要甲冑,約莫與馬匹等長。 

 明軍的馬甲足以防護倭寇的箭矢,戚繼光決定發揮騎兵的特長,直接近身衝陣爭取一輪衝鋒就將倭寇打垮。戚繼光對一眾軍官們說道:“弓馬為中國之長技,橫騖飈奔,風雨驟至,勢非倭之跳躍躊躕者所能支。今我設謀張網以待,此天時在我也。上海地勢平坦,利用馬軍,此地利在我也。我皆九邊之精銳,而倭寇不過烏合之眾,此人和在我也。上報天子,下慰黎民,此其時也!” 

 同時戚繼光還宣佈了賞格,戰倭寇首級一枚,賞銀五兩,松江府已先發一千兩犒軍物資,自今日起,駐軍除禁酒外,加餐,吃肉,專待倭寇。有肉吃,有錢拿,明軍的士氣自然大振,只要能給餉,明軍還是有戰鬥力的。 

 於此同時,蕭顯帶領這五千倭寇,兵鋒也直指上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