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66章 稱宗袱廟意何如(三)

 首先就是宗廟制度,周秦漢唐,大多實行七廟制,如周禮就規定: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 

 兩漢時期宗廟多變,但是大體上實行七廟制,漢元帝時,下詔太上皇廟、孝惠廟親盡迭毀,保留高、文、景、武、昭、皇考、宣帝七廟,但建昭三年,元帝又將武帝廟升為不毀廟,世世祭祀,至此,西漢“一祖,二宗,四親廟”的七廟制度正式形成。 

 說明至少在兩漢,還是遵守祖有德而宗有功的原則,比如惠帝,很明顯就不屬於宗有功的原則,故而沒有建廟。同時關於嘉靖提出的兄弟異昭穆的說法,其實也是站不住腳的。 

 禮記有載: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昭穆之制很明確就是父子輩分,兄弟之間是肯定談不上異昭穆的。 

 《周禮·小宗伯》:“辨廟祧之昭穆。”鄭玄注:“祧,遷主所藏之廟。自始祖之後,父曰昭,子曰穆。”說得也很清楚,只有父子之間可以形成昭穆關係,沒有兄弟間的昭穆關係。 

 《春秋正義》躋魯僖宮雲:禮,父子異昭穆,兄弟同昭穆。 

 所謂兄弟異昭穆,乃是北宋為了解決太祖、太宗兩人關係而強行搞出來的說法,而且宋人自己都沒有采用,後來大宋的宗廟裡仍然是請太祖、太宗依典禮同位異坐,皇帝在太祖面前仍稱孝子。真宗採納了禮官的建議,把太祖、太宗視為同昭穆。 

 宋人都不用的東西,嘉靖怎麼解釋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