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60章 策反重任艱(二)

 對於胡宗憲,其實嚴嵩並不熟悉,他的門生數百人,他哪能各個都熟悉。但是胡宗憲的信,讓嚴嵩有些動搖,到底要不要向嘉靖推薦胡宗憲。 

 嚴世蕃的想法就很簡單了,現在在東南主持抗倭的大員,南京兵部尚書張經、巡視浙福右都御史王忬,應天巡撫唐順之都不是嚴黨,應該安排一個嚴黨成員去。 

 嚴世蕃支持舉薦胡宗憲,說道:“現在東南,無一可用之人,張經桀驁不馴,王太倉自視清高,唐順之更是心學門徒,胡汝貞既然主動請纓,就應該向陛下舉薦,且胡汝貞的奏疏,條理分明,見地極深,應當是可用之才。” 

 確實,現在東南的重臣對嚴嵩都不太感冒,張經倒是一向如此,他是正德十二年(1517年)進士,老牌言官出身,嘉靖四年(1525年),入京任吏科給事中,後升太僕寺卿、右副都御史、協辦都察院事。張經秉性剛直,不畏權貴。兵部尚書金獻民接受寧夏總兵種放的賄賂,張經帶領同官提出彈劾,金獻民因而告病辭職;河南巡撫潘壎匿災情不報,也被張經彈劾去職。明代錦衣衛和東、西廠是專門偵察官民言行的特務機構,官校們挾勢勒索,大為民害。張經上疏指出他們的所作所為十分猖獗,建議予以撤除。 

 連廠衛都不放在眼裡的猛人,對嚴嵩感冒那就就奇怪了。 

 王忬出身世家,是東晉名臣王導之後,父親王倬官拜南京兵部左侍郎,家中又是太倉豪門,一向以清高示人,對嚴嵩那就更是如此。 

 至於唐順之,那就更不用講了,雖然嚴嵩對他十分器重,多次舉薦,但是他對於嚴嵩十分冷淡,當然他也不是第一個被唐順之這麼對待的了,楊一清,張璁、夏言都是如此。 

 相對於嚴世蕃的果斷,鄢懋卿就謹慎多了,鄢懋卿說道:“東南備倭,其事非小,干係極大。若胡宗憲才不足以御倭,他身敗名裂事小,連累老大人事大,此事還需仔細斟酌。” 

 鄢懋卿說的不無道理,這時候舉薦人是要承擔責任的,現在東南抗倭都不是嚴黨成員,就算出了什麼岔子,也怪罪不到嚴嵩頭上,可是一旦舉薦胡宗憲,情況可就不一樣了,一旦胡宗憲行差踏錯,都是政敵攻擊嚴嵩的把柄,到時候嚴嵩就很被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