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46章 鼙鼓動地來(二)

 臣子走後,嘉靖從自己的御案底下拿出一本奏疏來,正是當日朱載坖上的為倭人謀犯東南請速決大計事,當日嘉靖還覺得朱載坖雖然有幾分見地,但是還是太過於稚嫩了,就算倭寇再厲害,比得上北虜嗎?在嘉靖眼裡,最要命的始終是北虜,而非倭寇。 

 現在看來,自己這個兒子,還真有先見之明,莫非真的是大明列祖列宗顯靈了,嘉靖將黃錦叫來,吩咐道:“將有關倭寇的奏疏整理起來,送於裕王處,看他如何說。” 

 黃錦走後,嘉靖還是覺得不可思議,若是朝廷中的幹吏上疏預見倭寇襲擾之事,嘉靖覺得還是情有可原,畢竟他們老於政務,又經過多年曆練,見微知著,也未可知也。但是裕王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就瞭解了一些關於倭寇的奏疏,就能作出如此精準的預判,莫非是生而知之者? 

 遇事不決請神棍,嘉靖於是將陶仲文請來,準備齋醮,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就問上天,這是嘉靖一貫的原則。陶仲文來後,嘉靖對陶仲文說明此事,請他設壇齋醮。 

 陶仲文卻皺起了眉頭,齋醮乃是道教的大儀式,法師通過完成存神存想、踏罡步鬥、掐訣唸咒等系列特定行為,調動自己元神,降真致聖,進而陳詞進表,請降天恩。嘉靖把他當成什麼了?去問問玉皇大帝自己兒子是不是正常的?未免有些可笑了。 

 而嘉靖畢竟是皇帝,陶仲文也不好直接拒絕他,於是說道:“帝君,此事何用問?裕王乃帝君龍子,聰慧非常,乃是應當之事,何用齋醮,不若卜一卦,問之吉凶可也。帝君意下何如?” 

 嘉靖想想也是,與其問裕王為什麼如此聰慧了,還不如問問吉凶如何,畢竟自己就剩這兩個兒子了,著實折騰不起了。嘉靖於是說道:“那就請陶師卜掛。” 

 陶仲文於是取出一把蓍草,一共是五十根,用於占卜,孔子云:蓍之為言耆也。老人歷年多,更事久,事能盡知也。蓍千歲而三百莖,其本已老,故知吉凶。本品常為占卜之用,故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