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44章 國士欲南歸(二)

 對於張居正,朱載坖還是有些別樣的心情的,作為大明首輔,他可以說得上是為大明續命之人。若是沒有他,按照嘉靖這個搞法,大明還能撐多久,那都還是個問題。 

 但是現在自己能做些什麼呢?雖然自己有個皇長子的虛名,但是沒有任何政治權力,況且皇長子可不是儲君,雖然朝野上下都認為朱載坖是儲君,但是朱載坖自己清楚,能決定自己命運的只有一個人,就是嘉靖,除此之外,都是虛妄。 

 而張居正是什麼人,徐階的衣缽傳人,嚴嵩看好的江陵神童,自己一個沒有任何權力的皇子,不過是頂著一個皇長子的名頭罷了,人家憑什麼搭理你。 

 思來想去,朱載坖覺得現在還是不宜表露的過於明顯,只是叫來滕祥吩咐道:“你去打聽一下翰林院編修張居正什麼時候離京,代孤送於他五十兩白銀儀程,以助他南歸之用。” 

 滕祥有些納悶,五十兩白銀可不是小數字了,現在是承平時期,銀貴物賤,一石米不過七錢到一兩白銀左右,張居正一個翰林編修,官不過正七品,要是按朱重八制定的官俸來算,每年僅有祿米一百石。 

 翰林院又是個出了名的清水衙門,既沒有兵部、工部的各種灰色收入,更沒有吏部、戶部的冰敬、碳敬,雖然翰林院是公認的儲才之所,翰林們被認為是儲相,可是他們的物質生活還是什麼清貧的,像高拱這樣累世簪纓的官僚世家,當然可以靠著家裡的接濟過得相對畢竟舒服。 

 像張居正這樣出身軍籍,家裡又不太富裕的,若非有徐階的接濟,恐怕張居正的日子也會過的十分清貧,比海瑞好不到哪裡去。 

 而且大明的官俸,那真的是一言難盡,朱重八規定的官俸本來就低,發放的時候還多有折抵,朝廷所定的官員的俸祿又有本色、折色之分。本色分為三種,一 為月米,無論官員的品級有多高,每人每月一石;二為折絹,每批絹當銀六錢或 曰七錢,蓋因不同時期,絹價不同;三為折銀,銀六錢五分當米一石。所謂折色, 也分為兩種,一為本色鈔,二十貫折米一石;二是絹布折鈔,絹每匹折米二十石, 布一匹折米十石。一品官支本色十分之三,九品十分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