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39章 王府風波起(四)

 這些食物一種是節令食物,是固定 下來的食用傳統,另外則是當季鮮食。這些鮮食大都與四時物性相符,除卻鮮時,一些每月特定必吃的食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十一月間,宮人重金買冬筍,春節期間食江南密羅柑、 鳳尾橘,遇到下雪天,則紛紛吃起烤羊肉。二月的時候吃河豚,配以蘆芽湯,以解河豚的熱性。三月吃雄豬腰,補虛損。四月,吃櫻桃,五月吃加蒜過水麵,起到殺菌護肝的作用。夏至吃馬齒莧,清熱降火。立秋吃鮮蓮子,補脾養腎。 

 今天因為陶仲文的關係,所進的都是一些清淡的飲食,只是草草的準備了一點點,比如主食:蒸香稻、蒸糯米、 蒸稷粟、稻粥、薏苡粥、西梁米粥、黍秫豆粥、松子菱芡棗實粥。 

 然後就是各色點心,玫瑰、木樨、果餡、洗沙、油糖、諸肉、諸菜蒸點。有發麵、燙麵、澄面、 油搽面、撒面諸制。葷菜方面,牛羊驢豚狍鹿雉兔及水族海鮮山蔬野蔌, 無不具。大率燻炙爐燒烹炒,濃厚過多,為名亦各異。而民間時令小菜小食亦畢集。 

 為了照顧陶仲文,準備了頗多的小菜,如苦菜根,苦菜葉、蒲公英、蘆根、蒲苗、棗芽、蘇葉、葵瓣、龍鬚菜、蒜薹、匏瓠、苦瓜、齏芹、野薤等。考慮到陶仲文年事已高,可能牙口不太好,還特意準備了各色點心,如稷黍棗豆糕、倉粟小米糕、 稗子、高粱、艾汁、雜豆、幹糗餌、苜蓿、榆錢、杏仁、蒸炒麵、麥粥、荍籶等,以供陶仲文選擇。 

 這麼多的菜色,當然不可能朱載坖夫婦和陶仲文都吃了,凡是他們不吃的,就都賞賜給下人了。不過現在大明宮內倒還流行一種包兒飯,其製作過程大致是用各式各樣的精肥肉,把蒜切成豆子大小,一起拌在飯中。用萵苣的大葉子將拌好的飯包起來吃,這個時候正是吃包兒飯的時候。 

 朱載坖還是挺喜歡包兒飯的,一來營養互相搭配,不會食用過多的肉,二來利用生菜包裹肉食可以解膩,帶來充斥舌尖的肉香與生菜的清新感。肯定是日後又被大明的好狗朝鮮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