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17章 暗流(二)

 幾人正在商議著,嚴府的僕人來報:兵部職方司郎中唐順之求見! 

 嚴世蕃冷笑道:“唐順之必是來為楊繼盛求情的,聽說當時楊繼盛上書時,唐順之還曾經勸過他,現在是跑來為他求情來了。” 

 鄢懋卿笑道:“他們本是同僚,一個在職方司,一個在武選司,有交情也是正常的,況且唐順之也是嚴閣老看重的人,何妨給他一個面子呢?” 

 嚴世蕃點點頭,起身離開書房,到客廳去接待唐順之,這位可算得上是大明官場的一個特例了。嘉靖八年(1529年),22歲的唐順之因為在鄉試中脫穎而出,便參加了三年一次的會試,榮登第一。內閣大學士楊一清非常賞識他,準備錄取唐順之作為殿試第一。唐順之斷然拒絕,楊一清所派遣的使者往返五次都沒有結果。楊一清憤怒地對下屬說,“老舉人(指唐順之的父親唐寶)教出來的年輕人就這樣無知嗎?” 

 得罪了楊首輔的唐順之當然沒有什麼好果子吃,楊一清剛開始把唐順之放在一甲第三名,後來又把他移到二甲第一名。嘉靖帝親自批閱唐順之的試卷,御批條論精詳殆盡。 

 當然唐大才子的騷操作還不止於此,嘉靖八年(1529年),擔任主考官的是當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張璁,他喜見自己能收羅到唐順之這樣的人才而十分高興,因此欲利用他的權力提拔唐順之到翰林院為官。可沒有想到初入仕途的唐順之婉言謝絕了張璁的知遇與栽培,按部就班地上任兵部主事。這讓張璁十分掃興。 

 嘉靖十二年(1533年),唐順之被調入翰林院任編修,參校累朝《實錄》。因與賞識他的主考官張璁性格不投,便以生病為由,請假回家。張璁開始擱置不批,這時張璁手下告密促使張璁認為唐順之有意疏離他,張璁心中惱怒,一怒之下便草擬文書讓吏部主事批准他還鄉,並表示永不敘用。 

 一連得罪兩位首輔,唐順之的仕途就可想而知了,迴歸鄉里的唐順之,倒是覺醒了新技能,學射學、算學、天文律歷、山川地誌、兵法戰陣以及兵家小技,在三十六歲時,他曾向河南人楊松學習槍法,據說槍法頗為不錯。 

 而且唐順之在地方,居然深得朝中大員的欣賞,御史趙炳然、江南巡按舒汀、內閣學士徐階、工部侍郎趙文華等相繼薦其復官,被他一一回絕,而且嚴嵩也對他青眼相加,認為唐順之是平定東南倭亂的不二人選,數度舉薦唐順之,要其復官。 

 能夠讓嚴黨、徐黨都爭相舉薦的人,能力自然是非比尋常,連嚴世蕃也不得不承認,唐順之確實不一般,故而嚴氏父子對唐順之特別重視,嚴嵩甚至親自寫信,請唐順之出山。 

 唐順之堅辭不允,嚴嵩甚至耍起了流氓,說道:“聞唐荊川欲學吳康齋,視吾輩薦用者為石武清。 ”吳康齋指吳與弼,石武清指石亨。吳與弼是明代中期知名的理學家。明英宗復辟時,大將石亨勢焰熏天,想要徵召吳與弼進京為官。吳與弼料知石亨必敗,固辭還鄉。嚴嵩認為唐順之是把自己當作石亨那樣的弄權大將,不願意合作。威逼之下,唐順之壓力巨大,不得已出山任兵部職方司郎中。 

 唐順之步入書房,對著嚴世蕃行禮後,嚴世蕃說道:“荊川公可是等家父的?家父尚在西苑未歸。” 

 唐順之笑著說道:“下官今日是來找小閣老的。” 

 嚴世蕃笑著說道:“荊川公說笑了,不知尋某說何事啊?” 

 唐順之說道:“還請小閣老高抬貴手,放仲芳一條生路。” 

 見唐順之直接開門見山,嚴世蕃心中不喜,暗道這老兒好不曉事,來求我辦事,怎麼也得先拿個千兩白銀意思一下吧,小閣老的們就這麼好進嗎?當下說道:“荊川公怕是找錯人了,現在楊繼盛的案子可是北鎮撫司在辦,那可是詔獄,沒有陛下的旨意,誰敢插手?” 

 唐順之心裡不屑,若不是為了仲芳,誰有心情陪你扯淡,天下誰人不知,陸炳和嚴嵩現在是政治盟友,嘉靖二十七年陸炳和嚴嵩聯手將夏言至於死地,曾銑下獄後,陸炳奉命進行審問。三月,他在上報的審訊結果中稱,夏言收受曾銑賄賂、串通邊防將領的事都屬實,於是夏言被判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