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製作竹紙

 百官告退,劉宏起駕離去,晚上後宮嬪妃相聚,他還有一場家宴。 

 …… 

 相比於洛陽的歡慶。 

 韓玄正在一間庭院內,看著身旁的工匠製作紙張。 

 自從他命令文聘尋找會造紙的工匠,已經過去四五個月了。 

 很顯然,造紙並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 

 工匠們得先去竹林中,挑選嫩竹,竹子太老其中的纖維就會太硬,竹子太嫩其中的纖維一碰就碎,無法用來造紙。 

 光是挑選合適的嫩竹,這些工匠就研究了好久,一直舉棋不定。 

 直到韓玄過了半個月前來視察時,他們還沒有開始第一步。 

 最終還是他拍板,選用生長一年的嫩毛竹作為原料。 

 選好之後劈成細條,工匠們把成捆的嫩竹放入溪水中,浸泡足有百日,軟化其內的纖維。 

 隨即撈出,並用木槌搗碎,洗去粗殼與青皮只留下粗纖維,如同苧麻一般。 

 最後放入木桶中,用上好石灰化汁塗漿發酵一日,次日,撈出放入鍋中,去除其上的木屑。熬煮八日八夜,待其冷卻放入溪流中漂洗三天,完全洗去石灰。 

 二次放入鍋中,將草木灰拌入嫩竹纖維中,進行鹼蒸。取出放入木桶內,以草木灰汁淋下。倘水冷,燒滾再淋。反覆十餘日,嫩竹纖維褪去木色泛白。 

 洗淨後,搗成爛泥形成紙漿。放入水槽中,摻入獼猴桃藤的汁液,使其紙漿懸於水中。 

 此時造紙已經進行到了最後一步,韓玄特地趕來觀看。 

 心中有些忐忑,這畢竟關乎到他日後的大計,容不得他不上心。 

 只見幾個工匠,共同抬起一個五尺長,兩尺半的抄紙竹簾。 

 這種竹簾是用三年以上的竹子,分成細絲,編織而成。 

 工匠們動作整齊劃一,將竹簾投入紙槽中拾起,那簾子上面就有一層薄薄的紙漿。 

 取下簾子倒扣在放紙的竹蓆上,揭去簾子,一張紙就出來了,疊積千萬張,便將其壓實,使其水分散去,讓紙更加平整緊實。 

 之後工匠們便會將溼潤的竹紙,貼在整齊的木板下,在太陽的炙烤下,變得更加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