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城的陳嶼 作品

第160章 聶慎兒的互換人生4

 小半個月的時間,大約挑選出二百來位要買官的百姓。 

 為什麼只有這些呢?因為放出的官位數量有限啊,價高者得,俗稱拍賣。 

 這些新招上來的官員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跟隨典客周遊列國,一部分被劃分出去和大司農去造農具分農具。 

 新上任的官員看著手中的鋤頭,對著一旁的同伴說,“你知道什麼叫花錢找罪受嗎,我爹賣了十多個宅子又花光了積蓄才給我湊錢捐了個官,我每年的俸祿才一百五十石,還不夠全家吃飯。就換了我在這幹農活。” 

 另一個同僚也道,“誰家不是呢,不過你家若實在困難,我回去可以接濟你一些。” 

 “不用,我爹還有十幾個宅子。” 

 聶慎兒在上朝時面對朝臣的詢問,她臉不紅的回答,“成大事著必要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就是高祖年輕時也是如此,大司農今日也去農間和百姓勞作,難道他們比高祖和大司農還要金貴不成。” 

 大司農在田間聽人說起皇帝對他的評價,恨不得給未央宮的方向磕一個,感謝皇帝對他的抬愛,竟將他和高祖放在一塊說。 

 他拿起鋤頭,腰也不疼腿也不酸了,渾身都充滿幹勁。 

 聶慎兒送走了周遊列國的隊伍,又開展了下一步的計劃。 

 她和丞相商議後,從官員中選出一人專門主管商業財政,除了農業以外的稅收和經營都由這個部門管理,又選出一人主管礦物山林之事。 

 又過了差不多兩個月,科舉選拔的人才也準備齊全,雖時間有些匆忙,但也選拔出不少人。 

 聶慎兒先是從中挑選出對地勢,礦物較為了解的進士,安排到礦物部工作,無論是以後改進農具還是製造武器,或是製造水泥都需要礦石。 

 她用神識搜尋了中樞地區的山脈,察覺到其中有些可能含有礦石後,就讓他們出發挖掘了。 

 這兩個月的時間,她命人在長安城購置了房屋,又重新改造後,用於安置這些選拔出來的人才。 

 按照人才類型分為了書院,醫院,陶瓷院,女紅院等,其中會醫術的人最少。 

 聶慎兒不得已將宮裡的太醫也拉了出來,命其為醫院的院長。 

 他們並不坐診,而是參與醫書編撰,醫學教育,為醫館培養人才。 

 書院又分為男子書院和女子書院,如今的百姓還沒受到程朱理學的影響,女性的地位不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