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了噶 作品

第155章 中興通訊成立;電子行業展望

 雖然82年郵電部向國內推行了第五代全數字程控交換,但是機器還需要從櫻花引進; 

 如果侯老闆能夠在交換機領域率先實現技術突破,研製出咱們自己的程控交換機,那是大片的空白市場還不是任君採擷。” 

 張卿的話猶如指路明燈,一下打開了侯唯貴的思路。 

 對於國內日益劇增的電話需求,鄉鎮電話網絡覆蓋率卻極低。 

 而且研發程控交換機比從事半導體領域更容易一些,能少走許多彎路。 

 很快,候唯貴放棄了組建半導體公司的想法,與張卿達成了共識,由興華集團牽頭,共同成立通信公司。 

 張卿表示興華投資願意出資五百萬人民幣。 

 候唯貴很快就將這個好消息帶回了蜀地,691廠也同意了合組公司的想法。 

 1985年12月21日,由興華投資注資500萬於深振成立中興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興華集團與691廠各佔股50%。 

 “中”代表了華夏,而“興”則代表了興華,“中興”合在一起則代表了華夏興盛之意。 

 這一世的中興因為張卿的插手,直接從半導體公司變成了一家專攻通信領域的科技公司,最少少走了兩年彎路。 

 中興通訊成立後,在侯唯貴的促導下,很快就成立了8人研製開發小組,專門研發程控交換機。 

 侯唯貴也充分的利用了航天部的關係,與首都郵電學院程控交換系合作,共同研製68線的小型交換機。 

 這也算是興華集團在電子行業領域的重大突破。 

 目前香江最大的電子業集團是康力集團,就連興華集團都要讓其三分。 

 康力集團通過塑料工廠生產收音機塑料配件起家,短短十數年間,通過收購合併建立起香江最大的電子業集團。 

 旗下集團附屬工廠達230間,員工超過人,1984年營業額超10億港元。 

 在香江及大陸擁有160萬尺廠房,佔香江收音機錄音帶及電子鬧鐘出口的三成; 

 在中港臺美日及東南亞都有四十家分公司涉足各項電子產品及零件以及延伸出去的電視製作、唱片及租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