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了噶 作品

第138章 滙豐控股成立,滙豐銀行易主

 這個時候,正是女王經濟改革的關鍵時期,她不能容忍這個期間出現任何問題。 

 雖然滙豐對於英國來說很重要,但是當前的首要目標是將英國經濟從二戰後的萎靡狀態拉出來。 

 隔天,滙豐的大股東們被女王從香江招了回來,包括英之傑集團的韋彼得、現任大班包約翰、前任大班沈弼,張卿作為最大的個人股東,也在受邀之列。 

 不過張卿自己沒有來,而是派出了公司的副總張凱旋。 

 經過三天的商討,女王重點以“滙豐還是那個滙豐,只不過上面多了一層監管機構而已”為由,說服了滙豐眾位股東。 

 不答應也沒辦法,女王在英國推行經濟改革,任何影響到她改革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而且女王承諾,成立滙豐控股後,英國將會給滙豐銀行在歐洲業務的最大幫助。 

 滙豐開始了為遷移註冊地做準備。 

 目前的滙豐銀行條例,要求滙豐的總部必須設在香江,若要進行遷移,必須得到香江立法局的批准。 

 1985年1月17日,港府金融事務科宣佈已與滙豐旖旎航達成“新會計安排”協議。 

 翌日,滙豐大班包約翰宣佈滙豐的兩項改革措施: 

 其一是將奉行了130多年的滙豐銀行條例進行修改。 

 其二是根據香江公司法重新註冊,改名為香江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滙豐放棄香江的特權,以換取對銀行的結構和組織的更大自由度。 

 1985年1月21日,滙豐銀行宣佈結構重組,將下屬的一家射在倫敦的公司升格為集團的控股公司--滙豐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滙豐在世界各地包括香江的全部資產。 

 滙豐銀行將現有已發行的股份轉移至滙豐控股名下,滙豐銀行按比例佔有滙豐控股30%股份,而剩餘70%收歸英國政府。 

 滙豐控股將取代滙豐銀行在香江及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並以香江為第一上市市場。 

 滙豐銀行成為滙豐控股的全資附屬公司,仍維持在香江註冊,負責香江地區的業務。 

 各大股東同意滙豐控股的最主要一個原因,就是英國女皇跟他們承諾,滙豐將維持原班人馬,並且由沈弼出任滙豐控股的董事會主席。 

 滙豐控股成立後,女王將滙豐控股70%股權以5億英鎊的代價轉交給了凱里。 

 “謝謝女王陛下,我老闆將會遵守約定,不在繼續拋售英鎊。” 

 …… 

 1985年一月底,張卿的寰宇投資獲得滙豐控股70%股權,直接將滙豐銀行拿在了手中,香江第二大華資銀行恒生銀行也被張卿掌握在手中。 

 至此,香江三大發鈔銀行都被張卿握在手中。 

 截止到目前為止,張卿一共在市場上拋售了170億英鎊,買入178.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