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狙擊滙豐

 1985年元旦剛過,張卿命令橄欖集團與紅杉集團分別接觸羅傑斯與索羅斯等著名空頭公司,邀請他們關注近段時間英鎊走勢。 

 一月剛過去一個星期,英國國內經濟不景氣,英鎊貶值,美元兌英鎊匯率達到1.042。 

 張卿開始命令興華銀行小規模在市場上拋售英鎊買入美元,三天內購入52億1千萬美元。 

 短時間內大量的拋售與賣出,對米國與英國的匯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致使英鎊走弱而美元走強。 

 小規模的波動並沒有引起兩個國家監管部門的重視,在三天後,匯率又回到了1這個區間。 

 興華銀行再次在市場上拋售50億英鎊,購入53億美元。 

 市場再次劇烈波動,這次波動讓國際遊資們感到了一絲不尋常。 

 米國的監管局也意識到了一絲不對,央行開始入場,穩定節節攀高的美元。 

 同時派人前往英國政府,質問為何市場上會出現大規模拋售英鎊做高美元的行為。 

 以量子基金為首的國際遊資收到消息後,也開始跟風,在英國銀行貸款買入英鎊,準備做空英鎊。 

 原本張卿就足夠對抗英國的外匯儲備,現在加上各大國際資本,張卿的勝算更勝一籌。 

 英國財政部收到米國警報後,警惕了起來,財政部緊急撥款20億英鎊應對這場突如其來、莫名其妙的危機。 

 同時央行宣佈存款利率上升兩個百分點,希望通過回購社會資金能強拉一波英鎊匯率。 

 在國際資本開始紛紛買入英鎊的時候,張卿一邊做好跟英國政府談判的準備,一邊開始從美國銀行貸款買入美元同時做空美元。 

 張卿此舉並不是為了復刻92年索羅斯做空英鎊,真正的目標在於滙豐。 

 此時的滙豐,市值高達150億港元,旗下的恒生銀行90億港元。 

 而且滙豐因為歷史過於悠久,其中牽扯的利益範圍太廣。 

 雖然張卿擁有將近20%的滙豐股份,但是還不到控制滙豐的地步。 

 如果從市場上對滙豐發起收購,一定會引起香江剩餘英資財團的並起攻擊,而且一定會引的港府和英國政府親自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