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了噶 作品

第44章 興利填海工程有限公司

 作為銅鑼灣的大金主,利家在銅鑼灣有絕對的話語權。 

 利氏家族起源於從美國逃回香江的利希慎。 

 菸草行業利潤巨大,杜月笙只是在上海開了一家菸草公司,每年的利潤就相當於整個民國政府財政的三分之一。 

 而香江的利希慎,通過跟港府打好關係,壟斷了香江的菸草行業。 

 在港英政府對鴉片進行嚴厲管制之後,利希慎將菸草行業積攢的巨大利潤投入到房地產、金融和航運等領域。 

 1924年,斥380萬美金從渣甸洋行買下銅鑼灣的一個山頭,日後成為家族長盛不衰的最重要依託。 

 鴉片專利生意的盈利豐厚,自然吸引黑白兩道三山五嶽人物垂涎,所以一直是非相隨,爭拗不斷。 

 利希慎於49歲時,在澳門街頭被人刺殺。 

 利希慎的原配妻子黃蘭芳及時接管家族產業,從海外叫回了大兒子利銘澤。 

 利銘澤和弟弟利孝和,一個主外,一個主內,將利氏家族繼續發揚光大。 

 今天見面的地方是利希慎建造的利舞臺劇院。 

 年近七十的利孝和看起來依舊硬朗,穿著舒適的西裝靠坐在最前排的椅背上,欣賞著上面的話劇。 

 在保鏢的帶領下,張卿來到了利孝和身邊。 

 張卿對著利孝和行了個禮:“利老爺子,您好。” 

 利孝和點了點頭,同樣禮貌的回應道: 

 “張總。” 

 隨後擺了擺手示意張卿坐下來。 

 坐下後,利孝和開門見山的說到: 

 “聽沈弼和伍宜孫說,你要跟我們合作共同營建小區?” 

 張卿點了點頭,轉身從秘書手裡將計劃書遞給了利孝和。 

 “這是港府的填海工程招標計劃,尖沙咀預計填海面積一百萬方尺,歸還70萬方尺後,還有30萬方尺的面積能夠用來新蓋物業。” 

 利孝和詳細的翻看著計劃書。 

 張卿沒有再說話。 

 舞臺上的演員依舊在賣力的叫唱著,但是諾大的劇院卻只有利孝和一個聽眾。 

 張卿仔細看了看,這才發現周圍還站了許多保鏢。 

 安保措施倒是做的很到位嘛。 

 利孝和看完計劃書,隨後放在了膝蓋上,笑了笑說道: 

 “張總的計劃書很詳細,我看營建難度也不大,以如今的興華集團完全有能力自己吃下這塊地皮,為什麼要將一半的利潤讓給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