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37章 洛顯之薨,謝道韞死!

 陛下知道臣一向謹慎,這種疏不間親的話本來不該由臣說出來,但臣實在是擔心您,臣擔心您到了晚年的時候,卻見識到人間慘劇。

 若是臣的兒子有臣一半的能力,臣也會將他舉薦給您,為您扛起這些重擔,但他們實在是無能,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

 臣不得不親自對您說這些了。

 陛下,不要去考驗人性,您既然有能力,就要儘自己的努力,去讓子孫和平共處,這是臣所最後能說的。

 只要這兩個問題解決掉,就任由北朝來進攻吧,淮河天險和襄陽鐵壁,將會讓他們碰個頭破血流。”

 洛顯之的語氣是如此的誠懇,蕭衍也不禁熱淚盈眶,正如洛顯之所說的,他本來沒有必要說這些,但最後還是憑藉著一腔赤誠之心,想著報答蕭衍的信重,於是將這些話和盤托出。

 蕭衍終於聽進去了一次,感慨著說道:“靈秀,朕一定按照你說的去做。”

 洛顯之被抬著離開殿中,蕭衍站在殿前,望著那漸行漸遠的身影,不詳的預感籠罩著他,他有些無力的倚靠著門檻坐下,呆呆的坐著。

 在宮中緩緩走著,宮娥和宦官皆單膝跪在牆邊,洛顯之緩緩閉上了眼,臉上卻沒有絲毫的喜悅,他來到這裡,只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當年慕容恪在臨終前進宮的時候,想必也是如此吧,但最後還是功虧一簣,就算是蕭衍現在真的聽了自己的,萬一他還能活個十年八年的,遲早會忘記的。

 蕭衍能不能再活十年八年?

 他現在不敢肯定了,畢竟曾經有個叫做趙佗的異類,那位嶺南武王活了一百多歲,誰知道蕭衍會不會也這麼能活呢?

 暖和的太陽照在他的身上,剛剛下過雨的空氣還帶著清新之氣,步輦晃晃悠悠的,就像是鞦韆一般,就像是嬰兒的搖床般,真舒服啊,真困啊,真想要睡一覺啊。

 洛顯之只覺自己身處白茫茫一片空間中,在他不遠處,有一道非常熟悉的身影,他努力的睜開眼去看,原來竟然是自己的父親,已經薨逝數十年的洛有之。

 “父親。”

 洛顯之驚喜的呼喊道,洛有之微微笑著望著他,“顯之,你做的很好,你是為父的驕傲。”

 洛顯之手向著虛空抓去,然後手無力的搭下來,落在輦上,臉上依舊殘留著笑容,未來如何不知道,但至少現在,他已經做的很好了,大概。

 ……

 梁國的大朝會已經好多年都未曾如同今日這般陰沉了,洛顯之的薨逝對梁國來說是個大地震,在梁國這數十年的歷史上,只有個兩個丞相,洛有之和洛顯之。

 洛有之秉政十八載,洛顯之的執政時間遠比他的父親長,對梁國的影響也比洛有之更深,蕭衍送走洛顯之頗有一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感覺。

 “商議一下姑蘇郡公洛顯之的諡號吧,朕的意思是‘文成’、‘文穆’、‘文明’,這其中三選一,諸卿以為呢?”

 給洛顯之“文”開頭,這是註定的,後面就更不用說了,對於洛顯之這種執政數十年的丞相,而且國泰民安的政績,什麼諡號都不過分。

 “陛下聖明英斷!”

 這是殿中群臣的回答。

 蕭衍正色道:“那就以‘文成’作為諡號,世稱‘姑蘇文成郡王’,陪葬修陵,昔年青雲陪葬在陵寢的右側,現在將青雲的墳墓遷徙到左側,將靈秀葬在陵寢的右側,配享太廟。”

 修陵,自然就是蕭衍給自己修的帝陵,這個帝陵修了整整四十年,從洛有之時代就開始修,一直修到了洛顯之的時代,沒想到最後先住進去的卻是洛有之和洛顯之父子兩人。

 殿中大臣自然知道洛顯之肯定是要配享太廟以及陪葬帝陵的,但蕭衍隨意說出那句郡王……

 “陛下,剛才臣等是聽錯了嗎?您剛才說的可是郡王?”

 當即就有大臣問起來,這些東西可是不能有絲毫含糊的,蕭衍輕巧的點頭說道:“沒錯,朕決定為靈秀加封為郡王,以回報姑蘇洛氏兩代人佐國的恩典。”

 這下確定了,立刻就有一片人嘩啦啦的跪下叩首道:“陛下,還請收回成命,文成公雖然功高勞苦,但我江左自豫章郡公坐斷東南以來,就從來沒有異姓封王的慣例。 況且您為文成公封王,難道是說文成公的功績比他的父親還要大嗎?

 臣以為大大的不妥啊。”

 這的確是江左和北朝很大的一個不同點,從洛楚這裡,他的爵位就一直都有問題,一直到楚國之後,才算是恢復一些,南朝對郡公爵位比北朝大方,但對王爵卻更慎重,這都與當地的政治傳統是有關係的。

 蕭衍知道自己想的有些淺薄了,但以郡公下葬,他實在是不願意,正思索間,突然閃過的靈光讓他眼睛亮起來。

 “朕知道了,王爵中有一字王,有二字王,一字以國、地為號,二字王以郡為號,雖然不言高低,但在世人心中卻有高低上下,大致上以一字為高,二字稍次。

 如今公爵皆以郡為名,稱為郡公。

 朕如今要重開一爵為國公,朕追封青雲為吳國公,追封靈秀為越國公,如此足矣。”

 啊?

 蕭衍這拍腦袋想出來的主意,讓人眼前一黑又一亮,隨隨便便就加爵,但起碼沒加到郡王上而且眾人越唸叨越覺得合適。

 國王和郡王,國公和郡公,頗有一種對稱的美感。

 “既然諸卿都不反對,那就按照朕的意思去做吧。”

 ……

 任何一位大人物的死,就是一場大地震,更不要說洛顯之,他政敵雖然多,但受過他恩惠的人,同樣何其之多呢?

 建業城中,為洛顯之戴孝者不知凡幾,徹夜嚎啕者,甚至頗有國喪之意味,前朝皇帝死時都沒有洛顯之今日的榮耀。

 建業城中,到處白紙飄蕩,便如同下靈錢一般,悽悽慘慘之象,數遍城中,沒有一處帶紅,就連那些先前已經定好了日子的人家,也默契的主動推後。

 “文成公大恩,不能報也,惟願公一路走好,早日魂歸素王神鄉,享無邊極樂大光明。”

 這是建業百姓對洛顯之最真誠的祝福。

 常言道民心如水,殊不知那如水的民心也會有凝滯為冰的一刻,誰對他們好,他們是知曉的。

 ……

 姑蘇洛氏派人前來建業,洛府上人流絡繹不絕,無數姻親故舊前來拜訪,從洛有之開始算起,到洛顯之,五十年據相位,所形成的影響力,有多麼龐大,是常人所難以想象的,門欄被踏破,不是一句誇張之言。

 停靈七日,在皇室和洛氏的合力下,洛顯之的靈柩被埋入修陵右側的陪葬區域,在數十年前,這是他父親的地盤,現在他父親洛有之已經被遷徙到左側去了。

 一剷剷黃土將靈柩緩緩填埋,每一鏟都彷彿在向所有人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終結,縱然生前曾經手掌整個江左的大權又如何呢?

 到了現在,依舊是黃土一抔,帶給子孫的依舊是悲傷和孤寂,洛氏的族人沉默著望著這位將洛氏再次帶上一個新的巔峰的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