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28章 人心有疑誓洛水5黃河之盟

 從五年前起,漢國就已經不能和我大燕打野戰,只能守城襲擾我大燕的糧道,依靠黃河天險來應對我大燕對奉高的攻擊。

 現在漢國就連眾志成城都快要失去了,一個國家野戰不行,只會陷入被動,如果人心混亂,就連守城都做不到,那就該亡國了。”

 慕容恪對於戰爭的理解是很深的,在進攻中,進攻獲得優勢,防守保證不死,一個國家如果能一直保持進攻,那自然是沒有覆滅的危險,但如果一個國家防守不行的話,那很容易就會陷入覆滅之中。

 漢國的地形很差,是諸國中唯一一個沒有山川之險的國家,能夠面對三面進攻,依靠的就是強大的錢糧構建起來的城防體系,在這個時代,大量修建塢堡和甕城,簡直是按照長城的規模來修建,以對抗三國的進攻。

 但人造的防禦城,不可能攔得住數千裡的國境線,漢國還是要分兵把守,現在漢國皇帝亂搞,寵信閹宦以及諂媚之臣,漢國中的臣子只能規勸,因為這是劉諶唯一的兒子,就連換一個人都做不到,漢國從劉備時代就開始的子嗣稀少問題,終究是影響到了現在。

 漢國一代不如一代,要麼是沒有志向的紈絝子弟,要麼是志大才疏的二代,很少有能文能武的人才就算是英侯也同樣如此,現在沒了祖宗保佑後,就連主支都不能確保一定可以出現託底的人才,就更別提英侯一系。

 當代英侯是郡守之才,相比較洛顯之和慕容恪這樣的王佐之才,差的有點遠。

 慕容恪這番話的意思很簡單,漢國的確是不好滅,但只要燕國和梁國一起,那漢國是撐不住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面對三線作戰,還取得勝利的。

 洛顯之沉吟一番後說道:“貴國進攻冀州是必然的,接下來呢?”

 慕容恪直到洛顯之這是要開始分進攻之地了,也算是一種勢力劃分,既然要結盟瓜分漢國,那自然不能燕國和梁國先打起來,他早就有思慮過,徑直說道:“今日在黃河之上相會,黃河以北,歸我大燕,黃河以南,豫州歸屬梁國,青兗二地,先到先得。”

 洛顯之玩味的望著慕容恪,淡淡道:“黃河以北歸燕國,黃河以南歸我大梁,以黃河為界,永葆兩國太平。”

 慕容恪朗聲大笑在黃河之上傳得極遠,說道:“郡公的玩笑開的太大了,這麼大的土地,可不是梁國能夠吃的下去的,我大燕鐵騎,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既然如此,那便各憑本事吧。”

 在爭奪青兗的過程中,梁國是佔據優勢的,因為梁國可以直接從河洛殺出來,而燕國卻不得不從渤海渡過黃河之後,才能夠進攻青州,除非在冬季的時候黃河枯水期時才能夠讓鐵騎經過。

 洛顯之又和慕容恪商量了一番各國出兵的人數等,想要滅亡漢國,二國都要出大力,甚至可以說,都要傾國而出。

 這場盟約雖然兩國皇帝都不曾來,但二人卻都帶來了皇帝之寶,二人從懷中取出一枚印璽,然後親手寫下盟約,將印璽蓋在上面。

 待一切結束後慕容恪和洛顯之擊掌為誓,慕容恪笑道:“希望能夠在泰山奉高見到郡公。”

 洛顯之同樣笑道:“那個時候,一定是燕國退卻,而我大梁會將大纛插在漢國的皇宮中和城頭上。”

 說罷,二人分別從扁舟上了大船,慕容恪往北迴,洛顯之向南走,二人分道揚鑣,懷中揣著盟約,這一份盟約時隔多少年,才又有了一份,可謂珍貴。

 慕容恪上岸後,就讓自己的親信家臣往關中跑一趟,將這件事告知慕容垂,梁國和燕國將要聯合起來進攻漢國,這是慕容垂的機會,涼州和蜀中都還處於獨立割據狀態,涼州是關中的後花園,若是不能清除涼州的威脅,那關中未來就不能東進,而蜀中是關中的血包和前進基地,沒有蜀中僅憑關中,不能大量爆兵,而且未來就不能威脅南朝。

 三國之間的戰爭一定是長久的戰爭,戰端一旦開啟,就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即便是瞬間,恐怕也要三四年,尤其是攻城這種事,如果遇到一個守城大師,一座城可能都難以攻克,就會耗費無數的時間。

 這麼長的時間,足夠慕容垂展開對涼州以及蜀中的兼併戰爭了。

 慕容恪為慕容垂可算是操碎了心,在這種關鍵的時候,都不忘了提點慕容垂,或許是他對皇帝以及太后有些絕望,進而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慕容垂身上。

 洛顯之知不知道這件事呢?

 他是能猜到的。

 但這世上的事情就是如此,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梁國的實力必須在西線和東線選擇一個。

 燕國是一定會進攻冀州的,無論梁國答不答應一起進攻,都一定會如此,而漢國在黃河以北是難以阻擋的,除非梁國願意支援漢國。

 但這不可能。

 梁國如果支援漢國,那慕容垂就一定會在西線給梁國壓力,梁國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中。

 等到燕國攻下冀州全境,開始馬踏黃河以南的時候,梁國就要面對更大的爭奪。

 所以現在的形勢對梁國是最好的選擇,暫時讓慕容垂將精力放在其他勢力上,梁國爭取將黃河以南的土地全部拿到手,而後等待燕國內部的裂變即可。

 這是洛顯之和蕭衍分析了許久,綜合了各種方案之後,得出來的最適合梁國的思路。

 在洛顯之和慕容恪相見的時候,在梁國和燕國結盟的時候,漢國還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漢國的都城奉高中,登上皇位不久的皇帝,正在後宮中和嬪妃玩抓蝴蝶的遊戲,在他的身邊則是一些文人在為他作一些文賦。

 他喜歡附庸文雅,不喜歡聽那些軍國大事。

 “陛下,英侯求見。”

 皇帝正玩的開心,有宦官匆匆來到他的身邊低聲彙報,若是普通大臣的消息,根本就傳不到皇帝這裡來,但英侯的消息,他當然不敢攔。

 英侯?

 皇帝有些頭疼的揉了揉腦袋,他甚至都能夠想得到英侯會說什麼,他太清楚自己的這個老師了,見面之後肯定又是那些勸諫的言語。

 皇帝摟著一個穿著略有些妖豔的妃子愁眉苦臉道:“就說朕累了,生病了,不能見,讓老師回去吧。”

 宦官聞言連忙往宮外跑去,將皇帝的話轉告給當代英侯,英侯坐在馬車上,沒想到竟然是這個結果,又望了一眼皇宮。

 “命運或許就是如此。”

 他離開這裡。

 ————

 “黃河之盟”是自邦周時代結束之後,第一個正式的兩國交換國書達成的軍事同盟,燕國和梁國結為同盟肢解漢國,盟約的達成標誌著諸夏的統一戰爭進入了新的階段。

 一個時代的落幕和一個新時代的開啟,就在這談笑之間。——《諸夏·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