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23章 洛顯之治佛!

 王羲之曾經在會稽郡時的蘭亭集序,還有在建業城外的曲水流觴序,都被他找機會弄走了,不僅僅如此,還有許多文化方面的字畫等,都已經進入了洛氏的寶庫。

 洛顯之已經想好了,此番整治佛門,要將那些孤本的佛經等等,全部都拿走,等以後主支回來,就將這些東西給主支一份,江東洛氏,也不算是辜負這個姓氏。

 若是蕭衍知道洛顯之的這些想法,定然會笑自己實在是太過於小心,洛顯之比他有分寸的多。

 要知道洛顯之可是執行打擊門閥的重任後,還能夠讓門閥一邊罵一邊合作的人。

 門閥不是賤,他們是感覺,反抗不至於,不反抗又很難受,洛顯之能卡在這個其間,可想而知他有多麼的舉重若輕。

 雖然這麼做,必然導致改革不夠徹底,留下了大量的殘餘,但徹底的改革在江左本就是不可能的,除非將所有的門閥都連根拔起,否則做不到,但那麼做,和毀滅梁國又有什麼區別?

 洛顯之現在所做的,已經是當下對梁國來說,最好的選擇。

 ……

 對於皇帝能夠下定決心,洛顯之自然還是欣喜的,這證明蕭衍的確是老了,但還沒有徹底失去理智,還沒有徹底沉迷在虛幻的宗教中。

 只要如此,那就說明還有得救。

 他回到尚書省,來來往往的官員對於洛顯之的突然出現,已經見怪不怪,對於這位長官,現在所有官吏都等著他升官。

 畢竟洛顯之三天兩頭的進宮,皇帝陛下一有什麼事情就找他商議,至於其他的三公,卻得不到這樣的殊榮,很多人只有大朝會的時候才有機會見到皇帝。

 洛顯之的權力是遠遠超過那些三公的,不僅僅是尚書省,主要就是他實際上執行著宰相的職能。

 尚書省和中書省這兩個部門,中書省是在宮中辦公的,尚書省則是在宮外,所以洛顯之要兩頭跑。

 現在的洛顯之最大的欠缺就是沒有開府,尚書令這個官職還不夠,洛顯之一步升到三公當然是不可能的,但現在所有人都等著皇帝給洛顯之加開府儀同三司。

 有了這個文散官的官職,再加上尚書令,或者是錄尚書事,洛顯之基本上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後面再一步步成為真正的三公,乃至於重啟丞相的官職,那就都是後話了。

 現在的尚書省和洛顯之剛剛來此的時候,已經發生了不少變化,左右僕射的人選都已經換掉,諸多司部的人選也已經換掉,現在的尚書省是洛顯之的一言堂。

 他對尚書省的調整,不僅僅是建業的人員,最重要的還是從尚書省所延伸出去的地方官員,那些人才是他執政的根基所在。

 正如他一直所強調的一支能夠貫徹意志的官吏隊伍,這支經過了數年調整的官吏隊伍就是他所發起士族造假案的底氣。

 而現在,對佛門的打擊同樣要依靠這支隊伍。

 洛顯之執政不喜歡直接從朝廷下令,這和他的父親洛有之完全不同,洛有之就喜歡直接以朝廷的煌煌大威壓著官吏去執行政策,突出一個快速。

 而洛顯之則喜歡順勢而為,比如士族造假案,他先從一個小縣的士族入手,掀起輿論的驚潮,然後再順勢開始清查這件事。

 現在對付佛門同樣如此,甚至可以說是更要如此。

 佛門在梁國有很深的根基。

 那些高僧連皇帝都能影響到,更不要說那些權貴,很多權貴以及家人都喜歡禮佛,就連洛顯之的母親也有時候會禮佛。

 不僅僅是權貴,普通的百姓同樣如此,沒有緣由的就整治佛門那就是給自己找事,光是各種麻煩就足以讓政策執行不下去。

 尤其是皇帝蕭衍還明確說了,不能逼迫太過分,這就相當考驗手段政策。

 不過對洛顯之而言,整治佛門比整治士族要容易得多。

 畢竟士族手裡面是有兵的,如果真的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那後果還真的不堪設想,而佛門則好欺負多了,就是一個待宰的肥羊。

 尤其是佛門的破綻實在是太多。

 洛顯之只要稍微瞭解一下就知道佛門中的藏汙納垢實在是太多了,而這些事情都會成為他刺向佛門的利劍。

 尤其是他這個身份,江左洛氏!

 當初用這個身份來整治士族的時候,就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用清理門戶的理由去清理士族,讓幾乎所有人都說不出話來。

 現在再用洛氏這個身份去整治佛門中的敗類,又是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這種手段簡直是百試不爽。

 只能說感謝老祖宗,給了後世子孫太多的便利,這種擁有解釋權,然後降維打擊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雖然最後還是要落在實處,雖然同樣要承擔很多的責任,但相比得到的好處,這些代價都是值得承受的。

 在建業城中,洛顯之尋找到的告官之人,已經準備好了。

 洛顯之會安排一批人來揭露佛門的一些罪惡,而後順理成章的開始干涉,這是他屢試不爽的招數。

 洛顯之將左右僕射叫來,直接安排道:“最近將手頭上的公務都放一下,尤其是出巡州郡的使者,讓他們都回建業來,本公有事安排。”

 嘶!

 洛顯之這話一出口,左右僕射對視一眼,立刻就知道這可不是簡單的事情了,將出巡州郡的使者喚來,這可是當初士族造假案的時候,才有的聲勢。

 二人現在也算是洛顯之的人,當即問道:“令秀公,這是發生什麼我等不知道的大事了?”

 尚書省的左右僕射,掌握著整個國家中的機密大事,幾乎沒有什麼事情能夠瞞得住他們兩個,但現在他們兩個竟然什麼都不知道。

 這相當的不合理。

 洛顯之掃視一眼道:“你們很快就知道了,這是陛下交待下來的事情,絕對不能出現任何的差錯,甚至是關係著大梁國政的大事。”

 洛顯之說得這麼嚴重,二人立刻就不再詢問,而且立刻就知道,這件事恐怕是皇帝和洛顯之商議的,就如同當初的士族造假案一樣,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突然就大爆發了。

 現在這件事恐怕依舊是如此!

 望著二人離開的身影,洛顯之的眼神晦暗下來,開始盤算即將治佛的規模。

 ————

 洛顯之毋庸置疑是南朝最傑出的宰相之一,唯一一位能夠與他相提並論的是他的父親洛有之,那個時代的人這樣讚譽他們——“一門父子皇者客,江川千古名相家”。

 洛有之和洛顯之的一生是繁華而璀璨的,與絕大多數碌碌無為的執政不同,他們有為人稱道的開創性政績。

 洛顯之的一生帶著奇異的色彩,三大案經由他而誕生,他對南朝中央集權的成就做出了突出貢獻,打擊妄圖分裂的門閥士族,以及打擊肆無忌憚野蠻發展的宗教勢力,都是如此。——《南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