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21章 慕容恪!

 漢國不一定會輸,當年袁紹在冀州和佔據幽州的公孫瓚決戰就大勝,用步兵戰勝了騎兵,漢國底蘊深厚,完全是有機會的。

 這可謂是漢國在近五十年間,最好的機會,一直被群毆的漢國,第一次有了避開其他國家群毆,可以全力一戰的機會。

 ……

 慕容恪帶著慕容垂以及萬餘軍隊返回薊城。

 在鄰近薊城時,慕容恪讓軍隊緩緩前行,然後派使者進城,他很擔心薊城中的權貴,對凱旋的大軍冷遇,那將會直接激化矛盾。

 在使者回來後,果然不出他所料,太后不想用盛大的儀式來歡迎這些凱旋的將士,一直都能夠保持冷靜的慕容恪,第一次臉上的神情繃不住了。

 他將手中的佩劍和帥印交給慕容垂,決定親自前往薊城,去和皇帝以及太后談一談。

 慕容垂沒有攔他,慕容恪有自己的行事準則,沒有人可以動搖。

 慕容恪的出現對太后來說是驚人的,她萬萬沒想到慕容恪竟然敢單槍匹馬出現在薊城中。

 在燕國輝煌的皇宮中,兩側是持劍的衛士,在上首,太后和皇帝高高的坐著,殿中滿是華麗的雕飾,慕容恪立身在殿中,昂然的望著太后。

 太后為什麼敢這樣對待慕容恪呢?

 因為慕容恪的忍讓!

 在下發第一道金令的時候,太后實際上是有些害怕的,但隨著慕容恪的忍讓,她就愈發的變本加厲起來,這正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道理。

 慕容恪為了顧全大局,於是伏低做小,但是燕國太后卻不這樣認為,她反而認為慕容恪是個軟弱可欺的人。

 慕容恪望著上首,皇帝又比自己離開前長大了幾分,面部的線條有些硬朗起來,有些像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了。

 燕國太后尖細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太原王,你竟然敢出現在這裡,違抗朝廷的命令,予和陛下下發的十二道金令,你置若罔聞,現在竟然敢出現在這裡,正是好膽!”

 慕容恪平靜的說道:“臣是大燕的臣子,是陛下的臣子,在凱旋後,進宮面對臣所效忠的陛下,這又有什麼不妥嗎?

 臣沒有私心,又有什麼不敢面見陛下的呢?”

 皇帝沒有說話,只是調整了一下坐姿,稍微遠離了一點自己的母親,而後繼續望著太后和慕容恪。

 太后沒想到慕容恪竟然絲毫的慌張都沒有,她最是討厭慕容恪這幅波瀾不驚的神情,厲聲道:“你沒有私心?

 你因為先帝和先祖爺的信任,得以受封太原王,現在竟然還想要給自己的弟弟受封河東王,你說你沒有私心?”

 慕容恪的聲音高昂起來,一字一句的說道:“太后,臣的弟弟,是先祖爺的親生皇子,是慕容氏的正宗皇親,他有卓絕的軍事才能,甚至超過了我,是我大燕未來的長城鐵壁。

 我大燕的國策就是奪取河東,然後進攻關中,臣以後要留在薊城不再出徵,於是讓遼東王出鎮河東,是希望他能為大燕建立功勳,這又有什麼私心?

 太后,你對臣有這麼大的誤解,到底是哪個奸佞小人在你的耳邊進獻了讒言,臣要和他對峙,看看到底是誰的過錯,到底是誰有私心。”

 慕容恪的話擲地有聲,在大殿上回響,讓太后臉上有些掛不住,但她抓住慕容恪不願意受令回返這一點道:“予不知你心中到底是暗懷奸刻,還是真的忠心為國,但予從來沒有聽過,有受到君命而不從的大將軍,還能自認忠臣的。”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是自古代就傳下來的道理!”

 太后的聲音打斷了慕容恪,高亢的尖聲道:“不受命,但十二道金令,十二道!

 不是一道!

 太原王,你何等的狂悖啊!

 直到現在都不認為你錯了。”

 皇帝突然出聲道:“母后,好了,現在已經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了,太原王既然願意回返薊城,那就是光明磊落,或許真的我們錯怪了太原王。

 現在還是問一下太原王孤身進入皇城的原因吧,總不是來這裡和我們說這些事的。”

 太后還想要說話,又被皇帝拉了一下,“母后,好了,難道您要在這裡治太原王的罪嗎?”

 太后被噎了一下,她能想到的最嚴厲的懲罰也就是讓慕容恪解甲歸田,治罪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她哪裡敢做那種事,她的膽子還沒有猖狂到那個程度。

 慕容恪對太后實在是太瞭解的,她的確是比較蠢,但不是一個特別狠的人,只要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刻,太后是不會動他的,而且皇帝會攔著太后,現在看來,果真如此。

 慕容恪躬身作揖道:“陛下,太后,現在薊城之外數十里,回返薊城的大軍,需要一場歡迎儀式,來讓所有的士卒都感受到勝利的喜悅,讓所有的士卒都知道,陛下您將賞賜他們。”

 太后立刻說道:“不可能!”

 慕容恪的表情前所未有的冷,他抬起頭寒聲道:“太后,臣在這裡說的話,不是為自己,而是為陛下,這是大燕的軍隊,是陛下的軍隊。

 攻下河東,這麼大的功勞,如果不賞,會有什麼結果?

 臣不知道。

 臣也不想知道。

 但那將是大燕所不能承受的痛,而且這支軍隊距離薊城只有幾十裡,會造成什麼結果?”

 僅僅是隨意說兩句,都能夠感受到那股寒意,讓太后和皇帝的雞皮疙瘩都瞬間起來。

 “太原王,你這是什麼意思?你這是在威脅予和陛下嗎?”

 慕容恪苦笑一聲道:“威脅陛下?若是真的發生兵變,太后難道以為我就能倖免於難嗎?

 那些胡人第一個殺的就是我,我雖然不是先祖爺的親子,但我就是大燕的宗親,誰來也不會將我歸到皇室之外,真有什麼大亂,我又怎麼能逃得了呢?”

 慕容恪這一招以退為進使用的很是巧妙,立刻就將皇帝心中升起的牴觸情緒消解的一乾二淨,而且從側面表明了賞賜的必要性。

 不再等太后說話,皇帝徑直說道:“太原王你說的對,是朕先前受到奸臣的矇蔽,不能看清國事,這是朕的過錯啊,還請您回到軍中,率領著大軍前來吧,朕會率領著文武百官,在薊城外的十里之地去迎接凱旋的大軍。”

 太后還想要說什麼,再一次的被皇帝拉住,皇帝搖了搖頭,帶著祈求的望著太后,太后冷哼一聲不再說話。

 大殿角落中,史官默默記錄著這一幕。

 ————

 太后數詰難,恪據理而對,太后怒,恪無懼,帝秉理而持,恪終策定。——《北史·燕本紀

 諸葛丞相粉絲太多了,還沒寫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輸出,左思右想,還是不寫了,因為很難寫好,或者說怎麼寫也超越不了歷史上的丞相。

 慕容恪從品德上是諸葛丞相翻版,能力上,治政不如丞相,軍事勝過丞相,不過主要還是品德上匹配,所以多寫一點,算是彌補一下沒寫丞相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