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21章 慕容恪!

 第821章 慕容恪!

 金令送抵河東。

 燕軍大帳中,一片肅殺之氣,幾乎每個人臉上都充斥著憤怒,眼神在朝廷使者身上游曳,殺機凜冽。

 朝廷使者望著慕容恪有些畏懼的說道:“大元帥,太后下令,讓你班師回京,這便收拾一番,隨咱走吧。”

 慕容恪眼神暗沉,坐在帳首頭也不抬的說道:“使者先行迴轉稟告太后,戰事緊急,不能迴轉,待打下河東後,本王會向太后請罪。”

 使者不敢多言,趕忙離開。

 使者剛剛離開營中,慕容恪的部將就忍不住了,咆哮著怒吼道:“奸後,昏君,大軍在外,竟然以如此荒謬的理由讓大軍返回,大燕的朝政就敗在他們的手中。

 朝廷上的那群大臣是吃乾飯的嗎?

 這樣的亂命怎麼能夠送到前線,若是讓士兵們知曉,立下大功不僅僅沒有賞賜,還要直接班師,那些貴人就不擔心譁變嗎?

 大王,這等亂命萬萬不可遵從啊。”

 這番話說到了眾人心裡,有功不賞,有過不罰,這是人心不公的最大問題。

 尤其是燕國軍隊中有不少胡人,這些人作戰是勇猛,但對賞賜也最看重,如果有功不賞,這群人是真的會譁變的。

 慕容恪的性格,他們還是頗有幾分瞭解的,行事過於光明正大,人品很好,是個恪行君子之道的人,正是因此,他才會越過那些真的慕容氏血親,成為託孤之臣。

 慕容恪越是不說話,他們就越害怕。

 慕容恪這樣的人,做他的屬下當然是非常好的,畢竟他對下寬容,跟著慕容恪這些年,他們一個個不僅僅在官職上飛黃騰達,而且都富得流油。

 但慕容恪對下寬容是因為他這個人比較重感情,面對皇帝的時候,他也重感情,這就很難搞。

 作為一個派系的領袖,他是個有情有義的忠臣。

 在近百多年的天下中,非洛氏的上一個這種臣子,是漢國的諸葛亮,諸葛亮遇到的是劉禪,劉禪這個人的能力雖然一般,但他對諸葛亮是真的夠意思,會讓人產生一種君臣相得的欣慰感。

 但慕容恪現在呢?

 只讓人感覺到不值!

 慕容恪眼中滿是掙扎,最終還是將金令收在一個盒子中,而後站起身,帶起沉淵之勢,環視眾人沉聲道:“傳令全軍,攻下河東,為我大燕奪取這片至關重要的土地!”

 營中眾人皆大聲笑道:“遵命!”

 慕容恪選擇了硬頂著金令繼續進軍,勢要攻下整座河東。

 第三道金令傳來。

 慕容恪掂量著手中金令,慕容垂衝進大營中,沉聲道:“兄長,翼城已經攻下,於高粱亭破魏軍,楊縣、霍縣等地的魏軍投降,東部已經平定。”

 第五道金令傳來。

 使者已經換成了太后身邊的內侍,高聲尖叫聲:“大元帥,違抗君命,這難道就是您給陛下的答案嗎?”

 慕容恪率領著軍隊越過絳縣,駐紮在董池坡,揮了揮手,內侍便被直接帶走,三日後,望著坡下的遍地屍身,內侍已經嚇的哆哆嗦嗦不敢多言,慕容恪讓他回薊城去報信。

 第七道金令到來時,慕容恪正率領的大軍圍困最大的城池之一,安邑,他還是沒有對朝廷的使者發脾氣,只是淡淡的說道:“諸位貴使,如今正是戰事焦灼之時,不如幾位貴使,也前往攻城一戰吧。”

 “大元帥,七道金令不能讓你回軍,這軍隊到底是你的,還是大燕的?伱還是不是大燕的臣子?”

 慕容恪沉聲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貴使還請回吧!”

 使者冷哼一聲,當這句話說出口之後,有些事情就不需要再聊下去了,什麼君臣之間的關係,都在這句話下,破裂。

 當使者離開後,慕容恪第一次深深閉上了眼睛,眉心間出現了疲憊,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想要做個忠臣何其難啊。

 營中眾將望著慕容恪面上滿是憤懣,卻沒有人說話,慕容垂暗自垂淚,卻不知道說什麼才能夠安慰他的兄長。

 營中沉默了許久,慕容恪終於漸漸恢復過來,聲音帶著略微嘶啞道:“不要在意這些事,我等統率大軍出征,就要為國家建功,攻下河東,回到薊城後,本王會向陛下解釋。”

 “是!”

 聲音有些沉悶。

 士卒們自然不知道這些事,他們興高采烈的隨著慕容恪去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跟著慕容恪去斬獲數不清的軍功。

 戰爭是存在大勢的。

 現在這個狀態下的慕容恪,可能是他最強的時候,燕軍所向披靡,安邑根本就不能阻擋他。

 安邑一戰。

 魏軍最後的反攻力量被慕容恪殲滅殆盡,這是一場比汾水之戰還要重大的軍事勝利,在這場戰爭之後,魏國國中的可戰之兵,已經十去七八。

 兩年之內,魏國都不可能恢復河東戰前的軍隊配置,魏國從曹操時代傳承下來的虎豹騎,全軍覆滅,其慘烈可想而知。

 燕軍一路銜尾追殺。

 風陵渡口,望著那滔滔的黃河之水,望著那巍巍的關中,那一千四百年的帝王之基,或許有機會能夠直接奪取。

 慕容恪面前是十二道金令,這一道又一道的金令,如同催命的旨意,連著出現在慕容恪面前。

 隨之而來的是,糧草斷絕的通知。

 還有那道聖旨,“遼東大寒,冀州大旱,這是上天已經開始警示我大燕,這都是因為慕容恪你不遵從上天的旨意,難道現在你還要執迷不悟,還要為了一個河東,置我大燕於不顧嗎?

 難道那功勞真的迷惑了你的心智,讓你已經不將君父放在眼中了嗎?”

 慕容垂躍躍欲試道:“兄長,我們還追嗎?現在可以從河東中籌集船隻,可以直接衝過去,或者等冬天結冰的時候,從這些渡口過去。”

 慕容恪搖搖頭道:“沒有機會了,我們沒有糧草,總是要回薊城一次的,陛下的旨意中,我們這些人都是要回去的但大軍不能走。

 河東才剛剛軍事平定,如果現在離開的話,我們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即便現在有一些河東士族投誠,但至少需要兩年,我們才能在這裡建立起比較初步的統治,你們統帥著軍隊駐紮在各個縣城中,盯著這些河東本地的士族,不要讓他們趁著亂收攏流離失所的百姓,不要讓他們趁機侵佔土地。

 現在如果放鬆了,以後再想要拿回來就會千難萬難了。”

 慕容恪已經開始安排他離開河東之後的事務,幾人都知道他這是真的準備回薊城了,慕容垂頓時急了,直接道:“兄長,您違抗了太后和皇帝的命令,現在回到薊城,他們肯定是對付您,為什麼一定要回來啊?”

 慕容恪本來還在交待著,聞言立刻面色都變得凌厲起來,厲聲道:“七弟,我和陛下之間的分歧,是因為國事,不是私人的恩怨,現在我回到薊城,陛下不會把我怎麼樣。

 我留在河東又能怎麼樣呢?

 大軍所需的糧草,誰來提供?難道要劫掠河東的百姓嗎?

 雖然現在河東的百姓還不是我大燕的子民,但未來一定是,劫掠了河東,我大燕還怎麼統治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