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87章 卻道人心太易變!

 燕國群臣都用一種有些奇怪的眼神望著慕容承光,那眼神似乎是在問,為什麼大王伱對洛氏研究的這麼清楚?

 你是不是有什麼不太好的想法?

 凜冬城那地方可沒法派軍隊去,大王你要謹慎啊。

 慕容承光自然感受到了這種視線。

 對洛氏瞭解的這麼清楚,自然是有原因的,但那便不必說了。

 總之他是個正常人,不會去對一個躲在深山老林,冰天雪地中的隱世家族有什麼不妥帖的想法。

 燕國臣子已經被說服了,慕容承光則在盤算著,無論是進攻鮮卑,還是進攻漢國,再有一場大勝,甚至都不需要他去逼迫,恐怕燕氏自己都會主動禪位了。

 ……

 洛豫之從燕國薊城離開後,就一路往奉高而去,在他還沒有進入奉高時,就先見到了洛原,洛原和洛豫之的父親洛襄是同輩,洛豫之徑直躬身施禮道:“叔父安好。”

 洛原多年未曾見過族人,頗為欣喜的拍了拍洛豫之的肩膀道:“遼東果然是鍛鍊人體魄之地,真是好男兒。”

 二人一邊走,洛豫之邊說道:“叔父您這樣的人,才是好男兒,小侄不算什麼。”

 洛原微微感嘆一句道:“什麼好男兒,不過是個裱糊匠而已,今日我來此接你,是擔心你進了奉高城,找不到願意接待你的人,你見不到皇帝陛下的。”

 洛豫之聞言頓時心中咯噔一聲,有些難以置信的望向洛原,洛原微微點頭,示意的確是如此,壓低聲音道:“天下四國中,以我大漢國土最為肥沃,人口最多,但實際上卻佔盡劣勢,我大漢是唯一一個沒有山川之險守衛國土的國家。

 魏國的關中四塞,可抵百萬雄兵;楚國的襄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淮泗沒有水軍根本就越不過去,還有長江天險;燕國據有山川便利,在大平原上,又有騎兵之利。

 大漢三面受敵,僅僅駐守在外的軍隊就達到了三家總和,處處都要防守,這就是大漢的現狀,自先帝以來,我大漢便時刻防備,尤其是在徐州大敗後,幾乎是杯弓蛇影。

 家族想要聯絡皇帝出兵,恐怕很難,漢國的軍隊,每一支都不能妄動。

 最多隻能派遣一支聊勝於無的偏軍參加。

 想要大軍出動,我只能說,除非在皇帝的面前降下那種無與倫比的神蹟,讓他不敢拒絕。

 僅僅不敢拒絕還不行,還要讓他放心參加聯軍,不必擔心漢軍突發意外。

 北方燕國的那位遼西王,一直都對大漢虎視眈眈,五年前率領著兩萬餘騎兵一路殺到了黃河北岸,雖然未曾攻克城池,但卻擄走了數萬百姓,陛下深恨之。

 只要有他在,陛下大概率是不會信任聯軍的。”

 洛豫之沒想到剛剛到漢國就得到了這堪稱晴天霹靂的消息,但畢竟來時就做過心理準備,他同樣低聲問道:“叔父,神廟被毀,難道漢國中,就沒有躁動?”

 洛原道:“自然是有的,不僅僅是民間,朝廷也第一時間就向鮮卑發國書斥責,但鮮卑單于都死了,國書恐怕沒人看。

 若非有家族一劍千萬裡斬殺單于的傳言流傳到國中,恐怕朝廷的反應比這個還要小。

 那一日兄長在遷徙前所說的話,可真是沒錯,人心之易變,如灘塗之流沙,江河之溺水,易散而難聚。

 家族才遷走將近二十年,一代人而已,就變成了這個樣子,這還是有我在朝中,否則還不知道會如何。 伯父決定將家族遷走,可真是最正確的決定。

 兄長說,以後沒有洛氏,天下會變成什麼樣,沒人知道,現在就開始變化了,再往後我不敢想。”

 說著洛原竟然開始感慨起來,要說劉禪不念舊情,他倒不是那樣的君主。

 他如今所用的依舊是當初洛齊和諸葛亮等人留下的那一批舊臣,包括洛原也是如此得到他的重用。

 但他所念的都是身邊人。

 昭城洛氏和他關係有些遠,他便不太在意。

 一個既有情又無情的人,一個只能看到自己眼前一畝三分地,有些自己想法,但比較聽勸諫的平庸君主。

 洛原在漢國中地位很高,受到了皇帝很多的優待,榮華富貴都不缺,也能施展自己的才華,漢國中幾乎所有大臣都對身為英侯的他很是尊重,他幾乎再次走到了人臣的頂點,就算是不如自己的父親,但依舊崇高。

 但即便如此,他也有一些做不到的事,比如讓漢國同意出兵,今日他來到這裡,就是皇帝委婉的拒絕如果洛豫之提出來,皇帝再拒絕,那就有些不好看了。

 洛豫之最終還是沒有走進奉高,他定定的望著奉高的城池,最後說道:“叔父,您說最後皇帝會後悔嗎?”

 洛原抬頭望向湛藍澄澈的天空,緩緩道:“會的,一定會後悔的,但這就是命運,漢國被燕國和楚國夾在中間時,就註定了今日的選擇,當年陰差陽錯,沒能一鼓作氣攻下幽州,於是造成今日結局,誰說這不是天註定呢?”

 洛豫之頭也不回,轉身離開,洛原身邊突然走過一道人影,同樣望著離去的洛豫之,發聲道:“世叔,我們真就看著陛下不作為嗎?”

 洛原輕聲道:“我在宮中勸了陛下數日陛下只說了一句,社稷將危矣。

 我便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要一個君王捨棄自己的社稷,無異於要一個貪生怕死之人捨棄自己的生命。

 陛下從來就不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皇帝啊,他從不想著去創造什麼功業,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在推著他走。

 現在他感受到危險,誰也推不動他,他太重了。”

 呂牧想到自己那位表叔,有些無奈,而後慨然道:“既然陛下不願意出兵,那總不能阻止民間勇士,小侄準備號召家族子弟前往,素王神廟的仇不能不報,否則枉為呂氏。”

 洛原瞬間轉頭望向呂牧,和一向人丁凋零的洛氏不同,英侯一脈大貓小貓兩三隻,呂氏可不一樣,那是個極其龐大的宗族。

 在秦末的時候,呂氏就聚在一起合族而錄族譜,後來還因此而讓呂氏多次拆分遷徙。

 三百多年、快四百年來,經歷了那麼多波折,但因為人口太多了,現在依舊是漢國中第一大宗族。

 當初被袁氏遷往鄴城的呂氏,先後經歷了袁氏、曹氏、燕氏的統治,最後還是回到了劉氏的統治。

 結果皇帝是呂氏生的呂氏依舊是那個既有朝堂上高官,又有地方上宗族的大族。

 呂氏自發前往,那場面簡直不敢想,恐怕劉禪立刻就會把呂牧叫進皇宮,問問他想要做什麼。

 見到洛原盯著自己,呂牧先是一笑,而後肅容道:“世叔,這可不是小侄一時興起,族中很多年輕人都如此想。

 自然不是闔族北上,呂氏可沒有洛氏的神能,只是覺得這等事,不參與一下,我兩家之誼,不能堅固,洛氏之恩,不能報答。

 只可惜這一去,大概就算是遷走了,再相見,不知是何時何夕。”

 洛原往奉高城走去,輕聲道:“再相見時,他們或許已經尊貴難言了。”

 呂牧沒有聽懂,也沒有聽清,這句話散在風中,微風依舊和煦,奉高平靜。

 ……

 在洛豫之進入楚國地界後,天空中突然開始飄起濛濛細雨,衣裳開始黏稠起來,對在昭城長大的洛豫之來說,江東的風景是別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