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75章 風雪間吾族於此而立!

 第775章 風雪間吾族於此而立!

 遼東的天是宛如澄澈明鏡的藍,遼東的山脈是恢宏的,宛如騰龍的山嶺,蒼翠的山峰林立。

 行至遼西,洛諶等人見到了燕人曾經所建的城池,大多是低矮的小城,最高者不過三米,由漿土層層夯實,昔年或許有數千人曾居住在這裡,但隨著燕人南遷,雨雪風霜下,已顯出幾分敗落。

 大雨沖垮了已無人氣的茅屋,留下些許殘垣,城牆以及城中,俱是荒草叢叢,乃至於有野狐出沒,拖行著只野雞屍體,留下兩行血跡,行至城外,隱約見有墳塋處處,有幾處留下坑洞,生人遷徙而死,死者卻只能留在此處,或許後人已死盡。

 洛諶帶著些許感慨道:“幾處荒丘,幾行名姓,燕人走的真是乾脆利落,毫無留戀,於燕人而言,這裡不是安居百五十年的鄉土,而是噬人心血的魔土啊。”

 燕國舊的一切都帶著暮氣,在這裡甚至就連平整的直道都未曾見過,洛諶能從此間感受到燕人生活之艱難。

 自此城出處有一條略顯平整的小道,是城中及村莊百姓踩踏而出,此刻亦雜草叢生,道路兩側甚至及至腰際,時已深秋,其上有落葉空懸,根莖枯黃,有一二不死的草蟲發出最後的哀泣鳴叫。

 燕國薊城中,慕容承光於皇宮中秉政,他算著時間,心知洛諶等人當已經行至燕國曾於遼東故地,自與洛諶交談一番後,慕容承光就深受啟發,於天下事大開眼界,亦有了自己新的判斷,洛氏遷往遼東對燕國乃是最重大的利好,當日慕容承光與洛諶言語時對胡人多有不屑,但不過是做做姿態罷了,身為遼東走出的大將,他對遼東胡人的悍勇最是清楚不過,“昭公啊,遼東山河我燕國終將回返,我燕國皇帝將為胡人最至高單于,若是有朝一日,我燕國能控草原七十二部,兼之幽冀,還有誰能阻我燕國一統天下呢?”

 自昭城出發,如今已過半載,如今洛諶等人已行至燕國所治最北,遼東廣袤,燕國所治不過一部分遼東土地而已,所謂白山黑水,長白山脈並非最北之所在。

 洛諶臉已黝黑,不復洛氏子風流雅緻之貌,手中持柴刀,皮膚有皸裂,甚至有泥土在裂縫中,一雙曾經修長白皙只略有習武的手,如今已是粗糙不堪,洛氏的基因和神異也救不了洛諶,一眾敢戰士俱如此,行至長白山,一行人自然不上山,而是沿著長白山以及河流一直向北走。

 江東吳郡地,秋意在此處並不明顯,依舊是暖陽驕熾,洛希一襲白衣,乾淨整潔的簡直一塵不染,他躺在烏蓬油紙小船中,微微閉眼享受著午後的片刻寧靜,如今的吳國,陸遜太強以至於被魯肅為首的眾人聯合起來放逐到徐州,以大都督身份兼任徐州牧,不得不退出皇位的爭奪,洛希不在乎這些東西,他所關心的是前往遼東的數百族人到了哪裡,又經歷了什麼磨難,陽光照下來晃到眼間,他抬起手擋住陽光,那雙手骨節分明,白皙若玉,好看極了。

 在進入遼東極北後,燕國所繪製的堪輿圖就已經完全失去了作用,這裡對任何外來者都是生靈絕地,在遼東的土地上,大片大片的荒原、冰原、森林和山脈,會讓每一個進入此地的外來者,為之付出生命的代價!

 洛氏本該同樣如此,但王文君是天生的北境冰雪之女,她為洛氏所加持的落雁天賦和禦寒天賦,是洛氏前來遼東的基礎。

 洛諶站於高石之上,伸手空舉,須彌芥子發動,而後那神杖便陡然出現在他的手中,黃金寶玉鑲嵌其上,盡顯尊貴莊嚴,他將之重重擊在大石之上,發出金石般的聲音,大石上甚至被戳出一個孔洞。

 當昭聖王握著神杖時,便如同素王親臨人間,當洛氏家主握著神杖時,縱然令下誅殺天子,眾軍亦摧陣而前!

 洛諶之聲傳遍數百敢戰士間,“諸位兒郎,素王上皇之旨,先父之令,家族遷徙遼東,於白山黑水間建城,我們的身後,便是長白山脈,再往北便是黑水,深秋已盡,凜冬將至,吾將喚遼東神俊至此間,諸位兒郎且隨海東青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