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73章 天命縹緲不過虛幻之夢!

 曹睿望向恭謹守禮的洛襄,眉頭一鬆,洛襄是他所屬意的太子舍人,但洛襄一直猶豫,不願意入仕,此番洛氏決意遷徙,定然更是難行,他最後聲音略帶沉悶問道:“聞卿族中有大變,卿意何為,可願為太子舍人乎?”

 洛襄躬身拱手沉聲道:“陛下厚遇,臣銘感五內,涕零不已,然臣嘗聞自古聖王無不以孝治天下,聖朝亦以孝為本,臣父早亡,更念親近。

 族人行將北遷,臣與伯、叔、兄、姐相顧而泣淚,慨言不能侍奉親近,自昭城歸,臣有五內具焚之感,悲慼哀切,聖朝無臣,其光巍巍,族親無臣,臣不見親,摧心傷肝。

 陛下聖朝奄有四海,陛下聖明光照八荒,臣無大志,不能承舍人之貴,只願隨親北遷,艱難困苦,俱在族親,望陛下成全。”

 殿中寂靜,沉默如陣落可聞,魏國群臣望著洛襄的眼神都很複雜,關中洛氏自洛燕起,因冀州之敗,洛襄的父輩、祖父輩兩代都不曾被重用,可謂悽慘,到洛襄這一代,皇帝欲用為太子舍人,這是要興盛的徵兆,但洛襄卻不要輝煌的未來,要去遼東的冰天雪地裡吃苦,這如何能讓人理解?

 曹睿自然以為這不過是藉口,有些不滿的說道:“卿可是對朕及先帝懷有怨氣?卿家出自河北貴勳,朕惟用卿,卿難道不懂朕之心嗎?”

 洛襄只是深深躬身垂首卻堅決道:“臣不敢,陛下英明,臣嘗聞上古有為侍奉母親而不出仕為相的賢人;臣嘗聞先漢有因為避諱尊父而辭不受兩千石的大臣,封侯富貴非臣之願,還望陛下成全。”

 洛襄的每一句話都很柔和,但他的表情和語氣卻告訴所有人他的意志有多麼堅決,曹睿有些鬱悶的說道:“貴家所言的胡命昌盛,夏命衰微之讖語,實在是荒謬至極,朕年幼時,武皇帝曾言,讖語之說,利則信之,不利則毀。

 朕萬萬未曾料到,洛氏竟會因為讖語就自我流逐至遼東,既然卿已經下定決心,朕不再阻攔,只可惜千年世家,怕是要自此而終,縱使素王血裔,也抵不住族人糊塗啊。”

 夏蟲不可語冰,洛襄無話可說,他面向曹睿躬身一步步向殿外退去,及至宮殿門處,他緩緩直起身,於是他便從陰影中站在光下,而後毫不留戀的轉身,迎著那盛大的光離開殿中、皇宮、長安、魏國。

 洛襄這一支在魏國從來就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東西,他通知族人簡單收拾了一番,上百人便離開了長安,許多人都在關注著,這種果決,讓人震撼莫名,有人開始有了一絲相信,難道洛氏說的是真的?

 傳承千年的家族,突然做出這等反常的行為,實在是讓人費解,除了相信那個最荒謬的理由,竟找不到其他的原因。

 洛原洛襄二人,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自然境遇不同,洛原尊崇受禮,卻心中懷有遺憾,洛襄並不或缺,卻有終脫樊籠,復返自然之意。

 洛襄回返昭城,拜見洛諶,洛諶正讀著洛原和洛希送來的書信,洛襄將曹睿與自己所言語事告知洛諶,洛諶嘆息,將手中書信交於洛襄,洛襄通讀一遍,其間所記頗有大同小異之處。

 洛襄感慨道:“伯父,家族離開中原後,這天下會變得如何呢,天下人是會向君子之國而變,還是滑落入小人之間呢,一千三百年,天下的百姓習慣了素王的存在,當素王的光不再照耀,這世間會如何呢?”

 洛諶微微嘆息道:“人有惡念,罰而懼之,洛氏以刀劍聲名為刃,遂有天下尊貴守而謹之,我將歸去,世道若何,天知矣!”

 ————

 公卜卦,得夏命大凶,以傳四方,天下皆不信也,引為笑談,鄉人告之,公曰:“天命難測,惟時知矣!”——《世說新語·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