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

 大批妄圖陰謀反對皇帝的奸人被曹操所破,其中包括國舅以及大量大臣,僅僅身居兩千石以上的就有十五位,還有不少列侯牽涉其中。

 曹操毫不猶豫揮舞屠刀。

 那些被抓獲的臣子大聲嘶吼著,“曹賊,我等先行,黃泉之下等伱!”

 “曹賊,天日朗朗,你的暴行將會上達天聽,我大漢先帝將會看著你,直到你死!”

 “曹賊,你欺君罔上,實在是大大的奸臣,我恨不能吃你的肉,喝你的血啊!”

 一道道泣血之聲傳來,曹操置若罔聞,等到這些人臨死前,他才向劉協彙報道:“陛下,那些妄圖刺王殺駕,顛覆社稷的賊人,臣已經全部抓獲,馬上就會斬首。

 陛下放心,臣定然保護陛下安全。”

 劉協害怕的哆哆嗦嗦的說道:“丞相,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他們都是朕的忠臣啊,怎麼會加害於朕呢?”

 曹操聞言眼睛一瞪寒意森森道:“陛下,青天之上能夠有兩顆太陽嗎?

 黑與白之間能夠不分明嗎?

 忠臣和姦臣難道能夠是一人嗎?

 若他們是忠臣,難道臣是奸臣嗎?

 陛下如此汙衊臣,臣傷心欲絕啊。

 素王曾經說過,君視臣如土芥,臣則視君如寇仇,難道陛下是要和臣做寇仇嗎?”

 那幾乎實質化的殺氣頓時將劉協嚇得根本不敢多言,只能不斷符合著曹操說道:“丞相說的對,他們就是奸臣,該死,該死!”

 曹操滿意的轉身離開,就這樣的劉協,根本不可能有什麼翻盤的可能。

 參與反對曹操的絕大多數官員都被夷滅三族,鮮血染紅了整片刑場,不知道多少官員死在這一場政治動亂中,其中就包括從先漢傳承下來的留侯家族。

 當代留侯被夷滅三族,廢除爵位,徹底宣告了爵位終結,不過張氏自然不可能徹底被滅,甚至依舊有族人在曹操麾下做官。

 一直關注著曹操的洛燕得知了這些事,忍不住哈哈大笑出聲,這就是他要的結果。

 政治這種東西,極其複雜!

 不是簡簡單單揮舞屠刀就能夠勝利的,如果真的有那麼簡單,那些王侯將相又怎麼會妥協呢?

 那些君主又怎麼會幾乎全部改革失敗呢?

 表面上看來曹操大獲全勝,剷除了大片政敵但實際上反對他的人,不漲反增,只不過藏的更深。

 起碼數年之內,曹操都不要想著大規模調動軍隊征討,否則就準備後院起火吧。

 在建安十六年元月到來前,荀彧在自己的居所自殺,留下了一封絕命信,曹操沉默了許久。

 但沒有改變任何結局,唯一不同的便是,荀彧只死了自己一個人,曹操不會牽連他的親族。

 在即將進入建安十六年前,皇帝再次下發了聖旨,念及魏公救駕有功,封曹操為魏王,將兗州以及豫州所有郡縣都划進魏王國中,只留下許昌中的皇宮作為劉協的地盤居住。

 當曹操身著諸侯王服飾緩緩離開許昌後,乘坐著頂級規格的車輦。

 望著兩側不斷向後的風景,曹操微微感嘆道:“今日,洛水之誓結束。”

 ……

 徐州。

 當接到曹操稱魏王的消息時,劉備已經麻木了,從曹操發下洛水之誓時,他就知道這一天是遲早的事。

 然後是一個接著一個的諸侯稱王,一開始他還痛恨,後來也就不說話了。

 到了曹操果然稱王時,劉備只是突然說道:“袁紹稱王時,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

 為什麼僅僅過去了短短時間,天下的局勢就翻轉到這種程度?

 天下諸侯唯恐稱王比別人晚,目前竟然只有劉表和洛楚未曾稱王。”

 洛齊感慨道:“主公,天下大勢就如同水流,隨形而變。

 當初袁紹稱王,天下無王,於是他被群起而攻之。

 之所以會被群起而攻之,是因為有曹操和主公您二人堅決征討。

 可大戰之後,主公和曹操都疲敝不堪,不能再妄動刀兵,於是便給了諸侯可乘之機。

 其中又有野心家渾水摸魚,於是就有了今日之事。

 如今天下皆稱王,不稱王者反而要處處受到掣肘。”

 洛齊重重咳嗽了兩聲,他的身形愈發的有些瘦削,躬身下拜道:“主公,如今曹操已經毫不掩飾他篡漢奪位的心思,皇帝軟弱,不能保我漢家社稷。

 主公漢室宗親,名滿天下,又有強軍勁卒,時機已到,當登王位,振作漢業。”

 劉備麾下群臣聞言皆躬身而拜,齊齊請劉備登王位。

 劉備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也不扭捏接受了群臣的朝拜,因為如今青州還未曾全部光復,不好稱齊王。

 於是劉備便稱楚王,都城安置在徐州。

 一經稱王,劉備便指斥曹操為禍國之賊,言稱要清君側。

 ……

 天下諸侯皆稱王,王國跨州連郡,這幅景象頗有昔年秦末時,項王分封后的景象,又像是戰國時的景象。

 如今天下唯有荊州劉表以及江東洛楚還未曾稱王。

 劉表沒有稱王的原因很是丟人,因為荊州士族不願意奉劉表為王。

 一旦劉表稱王,雙方間就有了君臣上下,就徹底綁死在劉表的戰車上。

 但荊州士族只想自守,根本就不想去擁護劉表稱王,然後爭霸天下。

 劉表在這種困境中,竟然氣的直接背部生瘡,一病不起。

 至於江東未曾稱王的原因更簡單,劉表一病不起,中原混戰虛弱,不趁著這個機會侵奪荊州,豈不是蠢貨?

 而且江東洛楚不稱王,選擇培養一個繼承人的計劃失敗,於是江東出現了很傳統的體制,即攝政會議!

 江東還是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

 因為劉備在前面使用了楚王國的國號,又因為江東之主洛楚是姬姓,於是江東群臣選擇了古老邦周時期的姬姓大國國號——吳!

 吳國以攝政會議總攝大政。

 以豫章郡公、大都督、國相為首,豫章郡公由洛楚的子孫世襲,大都督和國相則由攝政會議任命,攝政會議中還有十二個兩千石以上的官員,都是吳國中央以及地方實權諸侯。

 這種體制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所有家族和派系的權力,洛楚的豫章郡公在這種體制下,充當的更像是一個平衡的角色。

 這種體制頗有一種臨時過度的味道。

 如果真的能北伐中原,那自然是功高者為王,為帝,為皇!

 誰功高,洛楚以及攝政會議心中都有一把秤!

 ————

 建安十五年,伴隨著《漳水合議的簽訂,第二次諸夏大戰徹底宣告結束,這場戰爭徹底毀滅了漢王朝。

 有一部分史學家認為漢王朝的覆滅應該從此年開始計算,因為諸侯稱王預示著漢王朝的名爵官職制度破產。

 作為一箇中央王朝,從這一年開始,皇帝徹底失去了一切凌駕於諸侯之上的神聖權力,而僅僅作為一個虛幻體存在於世人的概念中,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將之傳遞給下一個有力量支撐它的君王。——《東漢末年戰爭史

 求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