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

 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

 真蠢吶!

 橋巍感覺自己簡直為江東吳郡士族操碎了心。

 但沒辦法。

 人活在這個世上,天然就有身份標籤,其他人就是以身份來辨別敵友的。

 比如如今各個諸侯麾下的派別大致都是以地域而組合。

 外地人天然就不會受到信任。

 而且永遠都不要想要走進最核心的圈層。

 畢竟那些家族都是上百年的相互聯姻。

 譬如夏侯氏之於曹操,明明是外姓,但卻是宗族武將,甚至夏侯惇還比曹氏的地位高,幾乎就是一家人了。

 潁川荀陳鍾郭等家族盤根錯節在曹操麾下抱團。

 荊州蔡蒯黃龐四大家族同氣連枝把劉表氣的成了守戶之犬。

 江東六姓同樣如此。

 甚至就連洛氏都不能免俗,沒有很多人撐著洛氏,也不可能有現在的聲勢。

 想要背叛自己的出身,割捨自己的身份,所要付出的代價是難以想象的,甚至直接毀滅自己都做不到。

 因為就連你的骨灰也不是隻屬於你自己的,上面銘刻著你的來歷和跟腳。

 這就是所謂——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橋氏和洛氏間的關係能夠讓橋氏有一個退路。

 但他若是還想要一展政治抱負,那就一定要保住江東六姓,保不住江東六姓,他的橋氏最終同樣會被排擠。

 或許會給予一個高高的地位,然後在政治上被邊緣化,這是橋巍所不能容忍的。

 其餘幾姓之所以不願意出這個錢,原因很簡單,政治抱負就不同,他們要的是守土,不是開疆。

 在這些江東本地人的心裡,雖然沒人說,但都存著一個想法,那就是江東怎麼可能統一天下呢?

 公子楚的確是很厲害,現在這些江東英才也很強,但加起來也比不上項王。

 當初項王成為了天子,但僅僅數年就被高皇帝所擊敗,史書上說“其興之勃焉,其亡之勃焉,聞所未聞”。

 在江東之地,一直以來都流傳著有關於當初項王失敗的秘聞,那就是江東王氣不足。

 所以項王才會得到天命之後,短時間之內就又失去。

 江東人,尤其是吳郡人對這個傳言深信不疑,三百年的時候,這種思維幾乎在每一個吳郡人心中根深蒂固。

 就算是洛楚來到江東也改變不了這個思維。

 既然統一天下沒希望,既然天命不落在江東,那為什麼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那些對家族沒有意義的事情呢?

 但在橋巍看來,這種想法就很蠢。

 人不應該跟大勢而對抗,現在洛楚麾下很明顯是開疆擴土的聲音更大。

 吳郡六姓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是支持,第二是反對。

 如果支持的話,自然就要投入人力物力,失敗了那沒什麼可說的,但是成功了之後,一定是能夠拿到不少好處的。

 反對的話,那就要陷入對抗之中,那些想要省下來的資源,只會白白消耗在對抗中,這就是所謂的內耗。

 無論支持還是反對,對於家族都是一種損耗,那為什麼不選擇支持呢?

 戰勝的成果不一定就會落在那些主持征戰的派系手中,自古以來被竊取勝利成果的還少嗎?

 與其現在這種畏畏縮縮,還不如早早規劃怎麼將可能得到的勝利成果握在自己手中。

 比如攻下江夏郡後,任命了魯肅為江夏太守,可以說是流寓系的一大勝利。

 若是這江夏太守是江東六姓的人呢?

 豈不是六姓的大勝利!

 六姓又不是沒有能夠治理一郡之地的大才,顧雍的才華是足以治理江東之地的。

 陸氏家主陸康望了望身邊幾人,又望了橋巍一眼,沉思了一下,回想起了自己家的那個麒麟兒陸遜。

 在幾年前洛楚剛剛進入江東的時候,陸遜就已經展現出了天資聰慧,經過這幾年,陸康對陸遜更是讚不絕口。

 陸遜和大多數的陸氏子弟都很是不同,做任何事都能夠舉一反三,小小年紀,智慧就已經勝過家中大多數人,而且很是沉穩,還有清正的性格,雖然不是陸康的兒子,但是陸康認為未來能夠興盛陸氏的就是陸遜。

 陸遜對江東局勢有自己的看法,就在幾個月前陸康考教陸遜時,陸遜就擲地有聲的回答道:“公子楚治理江東,是無為而治。

 他穩固著江東的局勢,讓江東避免陷入內耗中,然後不表態任何的戰略行動。

 哪一派佔據了上風,他就按照哪一派的思想去行事。

 但他有卓絕的才能,無論是進攻或者防守,他都能做的滴水不漏。

 但他不願意親自去做一些選擇,而是需要推動,他將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就是基於此。

 如今的江東大勢,已經同公子楚進入江東時不同。

 當時的江東,說是江東六郡,但實際上只有吳郡和會稽郡二郡罷了。

 那時的江東當然是以我們江東為主,但現在的江東收回了九江、廬江、丹陽郡、豫章郡,這些郡中的士人同樣在江東佔據高位。

 吳郡在江東的地位已經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下降。

 後來還攻下了江夏郡,魯肅做了江夏太守,這是相當可怕的一件事,那些本來沒有根基的流寓系官員,取得了一個落腳之地。

 我們曾經說長江以南才是江東,但是在現在的江東,江北的三個郡卻聲勢愈盛,反而是江南四郡中,還有無數的山越盤踞,牽制著我們舊江東的力量。

 蘭陵蕭氏和淮陰韓氏南下。

 他們雖然和我們六姓關係好,但是更可能的是,增強主戰派的力量。

 因為一旦江東有希望更強,他們肯定是希望能夠重返故土的,畢竟揚州和徐州的位置如此近。

 尤其是淮陰韓氏,就緊緊挨著江東,怎麼可能不想回去呢?

 而且公子楚雖然無為而治,但從他不斷的引進外地士族進入江東來看,他內心深處未必沒有一個成就大業的心思。

 家族應當早做打算。”

 一個少年的聲音此刻在陸康的耳邊不斷迴盪著,他猛然之間發現,陸遜的猜測都是正確的,今日蕭韓二氏所說的話,證明他們終究還是選擇了走向另外一條路。

 公子楚今日的言語,同樣微微暴露了些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

 陸氏該要怎麼做呢?

 橋巍緩緩睜開眼,陸康突然高聲道:“公子,同為揚州諸郡,皆是父老鄉親,我曾在廬江擔任太守,見到今日之景象,實在是痛心啊。

 吳郡陸氏願意捐獻家中藥材。”

 陸康的突然出聲瞬間驚到了另外幾家,然後便見到陸康向著他們使眼色,橋巍同樣時不時望向幾人。

 除了顧雍外,另外幾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吳郡六姓中,顧雍算是難得的大才了,他這些時日一直都在思索未來的道路。

 剛剛下定決心不久,他要完全向洛楚靠攏,只要不讓顧氏子弟去送死,其餘的錢糧都是小道。

 沒想到陸康竟然比他還快,陸康此言一出,另外三家家主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幾乎在同時抱拳作揖作言。

 願意捐獻藥物和糧食,為江北三郡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