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

 慕容勝這一說,公孫瓚才反應過來,似乎的確沒什麼必要,中原和燕國之間又不是徹底不聯繫,和胡人部落尚且會有貨物交易,一個燕國商人出現在公孫氏的府上,並不算是什麼。

 見到公孫瓚反應過來,慕容勝微微一笑道:“伯圭公,前些時日的來信中,我國王上所講的您考慮的如何了?”

 他之所以來找公孫瓚,原因很簡單,公孫氏是遼西望族,恰好堵在燕國進入幽州的地方,若是公孫氏願意投效燕國,那燕國將會不費吹灰之力的進入幽州,甚至佔據整個幽州。

 而公孫瓚是現在公孫氏最顯赫的人物,公孫氏一半以上的族人都以公孫瓚為主,另外幾個繼承人相比公孫瓚來說勢力都比較差。

 公孫瓚譏諷道:“真不知你燕國國主為何敢來招降我公孫瓚,難道是忘記了曾經被我數次擊敗嗎?

 我如今是漢室一方大諸侯,治下人口與兵力皆不遜色於你燕國,你們竟然試圖招攬我,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面對公孫瓚譏諷的言語,慕容勝卻並不生氣,依舊笑眯眯的說道:“我主神姿天縱,因為仰慕伯圭公的戰場英姿,所以使我前來招攬。

 幽州的確是一方盛土,可惜這方土地卻不歸伯圭公而有啊!

 它的州牧似乎是姓劉,是一個漢室宗親。

 南方的冀州還有一個人,叫袁紹。

 對幽州虎視眈眈,時時刻刻的想要砍下你的頭顱,昭示天下。

 內外之中皆有敵人,我為伯圭公而憂心,若是有朝一日,公覺得自己走投無路時,便請出奔至遼西,會有燕國兒郎接應你。

 對了。

 作為燕國的誠意我可以告訴你,劉虞最近一直在準備對你動手,你的生命隨時都會受到威脅。”

 說罷轉身就走,一點都不拖泥帶水,至於劉虞是不是真的要殺公孫瓚,那他不知道,劉虞對這方面還比較謹慎,燕國還沒有能力在劉虞身邊安排人。

 但這不重要。

 劉虞有殺公孫瓚的理由,那無論他殺不殺,無論他願不願意承認,只要慕容勝這麼一說,不是也是。

 這就是赤裸裸的陽謀!

 公孫瓚被這一頓輸出說的有點破防,因為話中帶著隱隱的蔑視,這慕容勝就是在說他既不如劉虞,又不如袁紹。

 慕容勝最後一句話更是讓公孫瓚汗毛再次立起。

 “劉虞要殺我?”

 他僅僅懷疑了一下就認可了這句話的真實性,因為他自己就時時刻刻想著弄死劉虞,以己度人,劉虞可不是真正的老實人,想要這麼做實在是無可厚非。

 “劉虞這個老匹夫竟然要殺我!”

 公孫瓚咬了咬牙,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幾乎在瞬間眼睛通紅了起來,“劉虞!”

 陰雲隨風飄過,遮擋住了蒼穹上的太陽,陰影瞬間籠罩了整座薊城。

 人發殺機。

 ……

 整個幽州中到處都是密探,根本就說不清楚到底是誰派出來的,河北大軍全部進駐幽州,早在上一次公孫瓚敗逃的時候,就有一些幽州的城池被攻下,作為後續大軍的前進崗哨。

 如今數萬戰兵在戰場上展開,綿延極遠,糧草源源不斷的從身後的冀州而來。

 到了這裡,袁紹開始了第一次河北全體文武大會,商議具體的進攻計劃。

 此番進攻幽州,除了要防禦曹操和劉備的人之外,整個河北幾乎是傾巢而出,勢必要一鼓作氣而下。

 袁紹環視眾人朗聲道:“此番進攻幽州,我冀州兵多將廣,糧草存足,定能大勝,但如何勝,卻是一件相當關鍵的事。

 諸位皆是我河北英傑,有何見解,便在此說吧,一旦議定,便不可再更改,要嚴格執行。”

 曲義第一個走出,先是抱拳躬身向袁紹行禮,起身後環視了周遭眾人一圈,然後昂首道:“主公,無論之後如何安排作戰計劃,義請為先鋒,攻城拔寨,野戰強襲,先登死士無可匹敵。”

 如今的河北有“河北四庭柱,曲義列中央”的說法,曲義就是如今河北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將!

 望著自己的愛將這自信的表現,袁紹朗聲大笑道:“好,就由正則你作為我軍先鋒,公孫瓚沒了白馬義從,但該讓他麾下的其他士卒感受感受先登死士和大戟士的強悍,這就叫做公平!”

 說著徑直大笑起來,營帳中的眾人皆附和著大聲笑了起來,先登死士和大戟士是如今河北最精銳的軍團,重弩兵和重甲兵的配合。

 整個河北也就培養了數千而已。

 這些年但凡難以攻克的營寨,只要先登死士和大戟士出手,無往而不利。

 洛燕坐在右手第一,默默觀察著河北眾人。

 河北這些謀士和武將,都是極有能力的人,但正是因此,斗的才愈發激烈。

 尤其是打幽州這種順風仗,這些人所考慮的就不僅僅是勝利,而是在勝利的情況下,為自己所在的派系爭取足夠多的利益。

 他們每個人都希望袁紹能夠聽從自己的意見從而獲得勝利,這樣在論功行賞的時候就能夠名列前茅。

 而袁紹呢?

 同樣需要顧慮每一個派系的利益分配,採納意見的時候就不能僅僅從意見本身的合理性去考慮,而是要考慮勝利的方式。

 這種做法是註定會存在大量的破綻,註定會給對手機會的。

 真正飛龍騎臉的時候,倒也沒什麼,但最怕的就是以為自己穩操勝券,結果被對面抓住漏洞,一波懟死。

 那可真就是身死人手,為天下笑了。

 洛燕來到袁紹麾下後,就感覺自己並不需要出謀劃策,因為河北眾謀士足夠。

 尤其沮授、荀諶、審配、田豐這四個人,都是天縱之資,不弱於任何謀臣。

 他最需要做的就是促進這些人之間的關係,防止讓派系的鬥爭成為河北主流,防止河北陷入瘋狂的內耗之中。

 只要河北勁往一處使,那就無懼天下。

 袁紹這麼輕易的就答應了曲義的要求,一是因為他信任曲義,同時曲義是他麾下最精銳的將軍,二是因為曲義不屬於河北派。

 進攻幽州這場仗,袁紹希望潁川派和曲義這種孤臣能立大功。

 因為河北之地,實在是人傑地靈,人才太多,又因為就在本地發展,這導致河北派在袁紹麾下愈發的勢大。

 尤其是袁紹讓沮授治政,審配統軍,使河北派愈發強盛。

 但是沒辦法潁川派沒有這方面的人才,袁紹必須才盡其用,讓河北派頂上。

 唯一讓袁紹放心的是沮授和審配都是少見的忠臣,田豐此人剛直,河北名士心中雖然有自己的利益,但忠正之士亦極多。

 隨著曲義的表態,帳中眾人正要暢所欲言,營外突然有傳信兵在外高喊,袁紹連忙讓衛兵將其喚進來,傳信兵一走進營中,當即單膝下跪道:“主公,薊城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