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

 只有敢於反抗的人,才有資格得到和平安定的生活,逆來順受的人,一切只會等靠要的人,只會在壓迫和剝削中白白死去。

 李傕郭汜真正讓洛氏厭惡的原因是他們踐踏了許多規則,這些規則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些聽起來很虛,但實際上卻使人能夠做人,而不是成為禽獸的東西,維繫著社會信任和社會聯繫的東西。

 洛彰微微感慨道:“素王的神靈在天上,行王道的王者將端坐在王座上。

 倘若有人屠城這樣的人能夠成為諸侯的共主嗎?

 倘若有人使百姓生人別離,這樣的人能夠成為天下的君父嗎?

 倘若有人不將百姓視作人,而是視作牛馬,這樣的人能夠行王道嗎?

 倘若一個君王不對百姓行王道,而是執著於暴虐的霸道他能夠長久的為天下帶來自由的安定嗎?”

 洛彰這番話之中所蘊含的信息就實在是太多了,讓人忍不住回想起曾經昭聖王在昭城踐法,將那種控制人思想的統治術踩進了泥裡,先漢時法家被徹底撥皮抽骨。

 直到如今!

 後漢的形勢還沒有糟糕到秦末和戾帝末年的形勢,但是天下的百姓已經覺得無法容忍了,他們追隨著張角起義要毀滅大漢王朝。

 而大漢王朝的貴族們,有的忠於正統的皇帝,有的則忠於自己的信念,無條件的讓他們聽命?

 憑什麼?

 曹操聽的冷汗涔涔,他只感覺洛彰一字字一句句都在點自己,他的確是不太將人命放在心上,當初在兗州缺糧,差點就吃人了。

 不過因為荀彧對洛氏很瞭解,一直都在提醒他,就算是餓死人,也要讓人做人。

 一旦走出吃人這一步,人就不算是人了,而是禽獸。

 洛氏會不惜一切代價毀滅這些吃過人的人,乃至於會徹底站到他的對立面。

 曹操最後還是沒動搖,強行剋制住了,不過代價就是有不少士卒餓死。

 劉備則只覺洛彰說的字字句句都說在了自己的心坎上,忍不住拍掌叫好道:“昭公高見!

 這正是備一直以來想要說的,世道變亂,正是那些不顧及天下的野心家太多,於是百姓困苦,倘若天下諸侯具有仁德之心,縱然連年大戰,死者亦不會超過十萬,何至於百萬戶人口消失呢?

 昭公可是為此事而召集我等?

 還請言語,備洗耳恭聽。”

 劉備言語振奮,殿中諸侯對他這麼表現自己自然是有些不滿,但劉備的確是仁德,這讓眾人又不知道該怎麼譏諷他。

 洛彰衝著劉備頷首,在他看來,劉備真是有些可惜了,雖然素王說這人間沒有天命,但人心中卻有一把秤,不要說袁紹曹操都不可能讓劉備復興大漢,就連洛楚所佔據的江東估計也不會幫助劉備復興。

 收起這些心思,洛彰望著都在盯著他的諸侯們,朗聲道:“本公一直以來都在思索,如何能將大戰的損失降到最低呢?

 如何能在大戰時,不使人化作禽獸呢?

 自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走來,諸夏的代代先祖、聖人都在教導我們逐漸知曉禮儀,若是輕易的拋棄,豈不是背棄祖宗嗎?

 自古以來,便有殺俘不祥的傳言。

 但統帥擔心俘虜反叛,於是不得不殺之。

 亦有士卒已無戰心,棄甲投降,卻不得生路。

 本公在想,這是為何呢?

 不過是一個信字,雙方之間既無互信,互相猜疑,遂生這等事蹟,不若我等相約,戰後皆不殺俘虜。

 這等事定然是複雜難言,但可以此為根基,商量出一個針對俘虜的具體章程,諸君以為然否?”

 不殺俘虜?

 眾諸侯不由點了點頭,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願意殺俘虜的,殺俘虜主要就是因為沒有供給的糧草和擔心背叛。

 洛彰見狀又說道:“屠城,有傷天和,本公以為不可為之。

 況且農乃是天下之本,人乃是農之根本,無人就無農。

 且屠城時,秩序被踐踏,道德被徹底崩壞。

 諸君,捫心自問,那些士卒今日敢犯下那些人倫大罪,捨棄仁義,明日就會忘記忠孝,罪惡一旦在心中生根,就無法拔除,你們麾下皆是這樣的虎狼,竟然可以安寢嗎?

 諸君以為然否?”

 果然!

 殿中已經有人預料到了洛彰會說屠城之事,畢竟戰爭中最惡性的事件之一就是屠城,幾乎每一個人間煉獄的大事件都在屠城中體現出來。

 劉備聽著簡直要笑出來了,概因他發現洛彰所說的,他都能做到,或者說他從來都沒有幹過這些事,現在他滿心都是輕鬆的感覺。

 其餘諸侯就有些坐立不安了,洛彰所說的這些事,就是要給所有人都套上束縛,讓有志於爭霸天下的所有諸侯都遵守這些道德底線。

 這些東西執行起來不算是難,畢竟劉備就是這麼幹的,但是這讓許多人都很不適,畢竟這些手段是真的好用,遵守這些,就像是綁住自己的雙手雙腳一樣。

 但看看昭公的神情,實在是太認真了,讓人毫不懷疑,倘若他們不答應,洛氏一定會出手。

 洛彰未曾停下,然後一份份文書出現在了諸侯的手中,上面是洛彰所說的具體內容。

 諸侯們沉默了一會兒,從原則上同意了洛彰的想法,開始爭論那些具體的條款執行方式。

 ————

 ●t t k a n ●c〇

 《建安昭城公約的簽訂是我國古代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事件,由昭公洛彰主導,東漢末年的主要諸侯皆在條約上蓋印。

 這是世界範圍內第一個約束戰爭狀態下敵對雙方行為規則的法律條約,有效的減少了不可避免的戰爭對道德底線以及社會經濟的破壞,其中蘊含著我國古代人民樸素的人道主義精神,這是我國對世界文明所做出的不朽貢獻。——《歷史·八年級下冊·皇家出版社

 感謝兄弟們投票,進前五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