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

 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

 紅日東昇,其道大光!

 千軍萬幟,劍甲林立!

 在萬軍簇擁之下,漢室皇帝回到了他忠誠的滎陽。

 滎陽行宮,群臣各立其位。

 常侍尖細的聲音在殿中響徹,“兗州牧曹操,世受皇恩,忠正誠謹,臣德凜然,不辭勞苦,逢迎聖上,於漢室社稷有大功,加徵西大將軍,使持節,冊譙侯,食邑三千一百戶。

 曉諭天下。”

 殿中曹操面上沉穩但眼底卻是狂喜之色。

 大將軍、驃騎將軍、驍騎將軍、車騎將軍,李傕郭汜已死,這四大重號將軍皆無人擔任,接下來便是四徵四鎮四平重號將軍,須知昔日李郭二人大灑官爵時,所灑出的不過是四鎮四平,更何況曹操的徵西將軍有尊號大。

 當今天下,單以官職而論,他已經是武人頂點。

 劉協坐在上首,他人相當聰慧,短短時間就感受到了曹操和李郭二人的不同之處。

 等到冊封結束後,劉協便問道:“卿,朕自關中而歸,路見河南安定,洛陽亦安,不知何時回返洛陽,祭拜祖宗呢?

 漢皇冠冕不在洛陽,是否有些不妥呢?”

 劉協此言一出,殿中瞬間寂靜。

 曹操微微抬眼,他麾下群臣大多官職太低沒有資格上得殿來,但隨劉協進行滎陽的一眾朝臣,亦是臉色一變。

 洛陽啊!

 那可不是說說就能回去的,荀彧心中暗道不妙,立刻出列道:“陛下,洛陽乃天下之中,皇道聖地,自是尊位所在。

 然洛陽略有殘破,城郭毀損,乃是無牆之城,莫說大軍,便是盜匪亦可隨意出入,不能衛民,亦不可衛陛下。

 如今天下洶洶,四海之內盡為不臣,八荒之中遍佈逆屬。

 洛陽處八關之中,豺狼盡窺,陛下遷居洛陽,實乃自踏死地。

 這等境地勸陛下回返洛陽者,豈不是心存惡念,妄圖禍亂嗎?

 唯有曹侯,為陛下擔憂啊。”

 荀彧之言一出,殿中為之一靜,劉協有些迷茫,沉默了一瞬說道:“原來如此,那便暫居滎陽吧。”

 待曹操執禮走出,劉協與親隨大臣終於有時間商議這位徵西大將軍。

 劉協嘆道:“諸公來看,這曹操是何等樣的人呢?”

 眾人互相對視幾眼,大司農道:“陛下,這曹操乃是袁紹的盟友,他是什麼樣的人,難道還需要去思索嗎?

 縱然不似李郭那等目無尊長,殘暴嗜殺,但也定然是內懷奸刻,定不是無雙忠武侯那樣的忠臣。

 陛下,臣等都會伴在您的身邊,生死相隨。”

 劉協目中閃過哀嘆,他當然知道洛空那樣的忠臣難以再見,但心中總還是有些盼望。

 “那諸公以為曹操逢迎朕是為了什麼呢?”

 聽到劉協的詢問,殿中眾人都互相對視幾眼,就算之前不明白,現在也都懂了。

 曹操回到剛剛掛上匾額的徵西大將軍府,立刻召集了幕府一眾謀臣以及宗族諸將。

 曹操和劉協現在是合作關係,一人有名,一人有力,互相協作,共創大業。

 接下來將是曹操勢力大發展的一段時間,但對曹操來說,他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平衡好皇室勢力和他自己勢力之間的關係。

 人心思漢。

 可不僅僅是思念漢室,而是隻有在漢室的框架下,才能施展自己,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跟著曹操一條道走到黑的。

 人心是極度複雜的。

 有的人不效忠某一個皇帝,甚至可以架空皇帝,但篡位卻絕不允許。

 除非他學李傕郭汜那樣殺戮,否則他永遠都說不上一言九鼎。

 君臣之綱常,就是天地之間最大的道理之一。

 隨著眾人皆進入府中,大門緩緩關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望著麾下眾謀士,曹操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之一,“諸位,如今皇帝已在軍中。

 昔日所言,奉皇帝以令不臣,近在眼前。

 我兗州,何去何從呢?”

 兗州何去何從?

 這是逢迎皇帝之後最大的問題。

 當皇帝進入滎陽的那一刻,曹操和袁紹之間的聯盟就直接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