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

 生活在江東的人都感受到了戰事將要爆發,一時之間陷入了惶恐不安之中,生怕中原的那種混亂情況降臨在江東之地。

 ……

 相比於江東的戰事,早就醞釀了許久的中原才是真正愈發的劍拔弩張起來,即便是參戰的各方諸侯都不知道戰爭會在什麼時候開始,會因為哪一件突然爆發的事件而引起連鎖反應。

 袁紹、公孫瓚、曹操、劉備,這四個參戰的主力諸侯,都在互相試探著對方,打仗不是一股腦的將軍隊派上去,然後互相對砍就結束了。

 而是從戰前就開始探查有關於敵方的情報,尤其是有關於糧道和存放糧食的位置,不斷地打擊對方的糧道,讓敵人陷入缺乏糧食不得不陷入人困馬乏的境地之中。

 這種對峙很多時候是分不成勝負的,最終都是以缺乏糧食的一方退卻而結束,不過此次參戰的各方顯然不願意打這種仗,而是不約而同的選擇打野戰,尋求殲滅對方的有生力量。

 最終戰爭的爆發是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一件小事,公孫瓚的一支斥候小隊迷路,結果和袁紹的一支斥候小隊狹路相逢,這些斥候通常都是精銳,短時間之內分不出勝負。

 但是斥候長時間不返回,立刻就讓負責這一片的將領產生了一種感覺,那裡是一片黑暗的區域,那裡一定有敵軍!

 早就屯駐的先鋒大軍就這樣被捲了進去,沒有人知道是誰先動的手,但是袁紹和公孫瓚已經齊齊發軍。

 袁紹立在中軍之中,他不是那種能衝鋒陷陣的猛將型君主,所以只負責坐陣,公孫瓚則披著厚厚的甲冑,騎在一匹頗為顯眼的白馬之上,在他的周圍則是上萬的白馬義從。

 當白馬義從呼喊著口號齊齊而來的時候,那種視覺上所帶來的衝擊以及山搖地動的衝擊結合起來,對袁紹軍造成了極大的震撼。

 袁紹站在中軍之中,讓使者一趟趟的往前軍而去傳話,他要在兩軍陣前好好貶損一頓公孫瓚,出一口公孫瓚背刺他的惡氣,主要目的是為了激怒公孫瓚。

 袁紹軍的使者策馬出了陣前,衝著公孫瓚陣營側大聲喊道:“公孫瓚,當年靈帝下詔讓天下諸侯勤王,本公是伱的盟主,我們雙方之間尚且還算是有一分香火情。

 當日天下的忠臣皆立志清平天下,那時你我雖然不合,但是我尚且還敬佩你是個英雄好漢。

 萬萬沒想到啊,因為一場失敗,你就落到了今日的地步。

 張角不僅僅打斷了你的馬腿,還打斷了你的脊樑,董卓禍亂帝都的時候,我給你發信,但是你卻沒有反應。

 勤王諸侯之中就屬於你的實力保存完好,卻不願意為天下出力,真是讓本公為之不齒。

 本公在洛陽和董卓拼命,本公在洛陽為大漢社稷奔走,結果竟然被你這宵小之徒背刺,奪我基業,這已經不是一句不齒所能夠形容。

 你這樣兩面三刀的陰險小人,竟然還以漢室忠臣自居,還來討伐本公,真是令人生厭啊。

 究其根本,李傕郭汜都是禍國的逆賊,禍亂洛陽,如今又在關中掀起殺戮。

 弘農王劉協是被逆賊把持的傀儡,兄長死在董卓手中,又有宗親貴戚死在李傕郭汜手中,竟然還能坦然受辱。

 而你公孫瓚,和這些人廝混在一起,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又會是什麼漢室忠臣嗎?

 真是可笑啊!”

 公孫瓚萬萬沒想到袁紹竟然會在兩軍陣前用這種潑婦罵街的方式來揭自己的底,因為之前袁紹已經給他送過來的檄文,本來打仗前的嘴仗已經算是結束了,最後還是要手底下見真章,結果袁紹他不按套路出牌,竟然在兩軍陣前又將自己一頓噴。

 最關鍵的是,袁紹刀刀都往他的心窩子裡面捅,這些不體面的事情,公孫瓚自然是不願意提起的,當初他做這件事時就考慮過是不是不地道,但還是被奪下冀州的成果誘惑了。

 只可惜最後沒有奪下冀州,這讓他白白背上了罵名,公孫瓚知道因為這件事,自己的名聲在很多人那裡都不太好。

 雖然這世上有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的說法,但他沒成大事,這就變成了明晃晃的汙點落在他的身上。

 現在被袁紹這麼一說,他就非常的憤怒,這些事為什麼要說出來?

 公孫瓚越想越氣,當即出陣親自回應,他的嗓門極高,兩軍陣前的士卒都能夠聽到他的聲音,只聽公孫瓚大聲道:“袁紹你又在這裡裝什麼無辜呢?

 你依仗著所謂四世三公的家世蔭庇,傲慢無禮,本侯出身幽州公孫氏,乃是世宦兩千石的頂級邊郡豪門,結果在你的嘴中卻只是邊郡武人,這難道不是無禮嗎?

 這種侮辱縱然是傾盡渤海之水都無法洗清,不要說只是奪走你的基業,就算是將你殺死在這裡,都不能了結我心中之恨。

 今日就在這裡,我公孫瓚要用手中的刀劍,來告訴你這位世家大族出身的豪門子弟,你沒有資格在我的面前狂傲!”

 公孫瓚這一番話說的可謂是酣暢淋漓,將自己心頭一直以來的怒火和憋屈都宣洩了出去,就連心情都好了許多,但是他軍中的文士聽到這話卻是眼前一黑。

 公孫瓚這番話一說不就是承認之前袁紹所說的話了?

 因為個人的私怨而廢棄天下的公事,雖然大多數人都這麼幹,但怎麼能夠拿到檯面上來說呢?

 這不是自己承認自己小肚雞腸了嗎?

 你公孫瓚本來就因為之前的事情在天下之間失卻了名望,就連幽州士族之中都有許多對你不滿,甚至以你為恥的人,現在又整這麼一出。

 這麼多年打胡人積攢下來的聲望,勤王所帶來的聲望,眼見就要全都完蛋了。

 若是此次能勝拿下冀州還算是有挽回的機會,若是敗了,不知道幽州還能不能守得住。

 中軍之中的袁紹聽到公孫瓚這番話,簡直要笑出來了,袁紹身邊的河北眾謀臣臉上皆是一笑,都對公孫瓚這個狗腦子中的想法有些費解。

 不明白這麼蠢的一個人怎麼能走到如今的地步,甚至目前看起來還是北方軍力最盛的諸侯,就連袁紹如果不算曹操的話,都隱隱被他壓過一頭。

 殊不知,公孫瓚絕對算不上愚蠢,他只是被袁紹刺激的有些失常了,心中對袁紹的恨意太大,結果讓自己失了智。

 這時陣前的使者已經再次傳話,或者說痛罵公孫瓚道:“狹隘之人存狹隘之心,吾袁紹,自在洛陽時起,便以禮賢下士而稱,無論是世家豪族子弟,還是寒門庶族士人,吾皆解衣推食。

 你說吾歧視邊郡武人,這何其荒謬啊,邊郡武人鎮守邊境,與社稷大功,吾為何要歧視呢?

 你搖唇鼓舌,漫說一通,卻獨獨不提我為何單單對你不滿,單單曾經在洛陽之中,你那種悖逆之舉,悖逆之言。

 為何獨獨對你公孫瓚不滿?

 現在就告訴你,因為你公孫瓚就是一條狺狺狂吠的斷脊之犬!”

 “譁!”

 這句話一出,頓時兩軍大譁,這罵的可實在是太狠了,就連他們都覺得刺激,再一看公孫瓚,臉黑若烏雲,怒意衝冠而起,口中大聲怒吼道:“進攻!殺袁紹者賞萬金,封列侯!”

 ————

 時紹與公孫瓚屯兵冀州,劍拔弩張,情勢若火,河北眾皆惴惴然,一日三詢幽州軍行跡,獨紹安坐,略無焦急意,眾遂問之,紹乃仰面狂笑,而後曰:“公孫瓚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雞鳴之輩狗盜之徒,不忠不義,不仁不智,非英雄也,有何懼哉?”——《魏書·袁將軍世家

 今天一萬一千字,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