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629章 太平軍中

 整個漢廷的高官顯爵都跪伏在高臺之下,皇帝的頭顱就擺在祭品的最上首。

 皇宮之中正在舉行告祭皇天的儀式。

 “至高至聖的皇天:

 天下傾頹,黎庶亡命,角尊奉您的諭令,降生人間前來挽救漢室敗象,延續漢室天命。

 然而漢室君王昏庸不下桀紂幽厲,又黨錮天下,致使忠正之臣絕跡廟堂。

 漢室公卿貪婪殘暴猶過虎豹豺狼,黨同伐異,排斥忠良。

 兩相之下,漢室天命宛如江河日下,已不可挽回。

 臣於人間困頓,受此天命,於是振作。

 救漢廷難,亡漢廷易,克定功成。

 今日以漢廷皇帝之首,函封於此,以作告祭。

 臣不敢貪功,唯有恭恭敬敬的執行皇天之命而已,唯願皇天早日降下新的天命之主,願六合之內,八荒之中,早日安定,諸夏一統。”

 洛霄站的很高,於是他的聲音傳得很遠。

 現在他站在天下之間最高的地方,於是整個天下都能聽到他的聲音。

 洛霄按部就班的做著每一個步驟。

 從九天之上攻破大漢天命,到一場場戰爭失敗,讓整個漢廷的統治階層都陷入自我懷疑,再到用皇帝的首級來祭祀皇天,戳破附帶在皇帝身上的那一點神聖感,最後則是昭告天下。

 永遠不要忽視文字的作用。

 這一篇祭文的作用極大,那些忠誠於漢室之人,總是會繼續忠誠的。

 但是那些心中本就帶著懷疑,甚至本就有別樣野心,卻被束縛住的,就能夠通過這一件件事,擺脫束縛,隨心所欲起來。

 ……

 洛陽城中,一隊隊太平軍的士卒正在高高舉著那些公卿的頭顱,在洛陽城中游街,還實時播報著這顆頭顱是什麼人。

 並不是所有的公卿都被梟首遊街,諸如盧植這種自裁而死的漢臣,在當天夜裡就送回了府邸之中,令家人好生安頓。

 有的公卿未死有的公卿自裁,有的公卿被梟首,這種明顯的區別對待,讓洛陽城中的各種小道消息頓時滿天飛了起來。

 “聽說太平軍是替天行道,那這些被梟首的公卿定然就是那些禍國殃民的奸臣了。”

 “沒聽見太平軍說嘛,皇帝也被梟首了,就在皇宮之中祭祀皇天,剛才那一道聲音就是祭祀皇天時發出來的。”

 “這些公卿大臣和皇帝一個待遇,那肯定不是好人啊,畢竟皇帝就是一個昏君。”

 這些言論在百姓之中瘋傳著,尤其是這些公卿和皇帝死後一樣,皇帝那臭不可聞的名聲,頓時沾染到了這些公卿身上。

 “十常侍的頭顱到了!”

 不知道是誰高喊了一聲,城中先是寂靜了一下,然後瞬間掀起了無邊的罵聲,“這些奸賊,終於死了。

 良人啊,你終於可以瞑目了。”

 這是之前遊街公卿首級時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景象,從士子到最普通的百姓,全部恨不得生啖其血肉,十常侍的名聲之差,作惡之多,簡直傾盡洛河之水也不可能洗的清。

 “太平軍一定是替天行道。”

 百姓樸素的正義觀,殺死昏君、奸臣、十常侍,卻放過了那些一向有清名和善名的公卿,這不是替天行道是什麼呢?

 更重要的是,從太平軍進入洛陽城以來,所有人都以為太平軍會大索全城,會燒殺搶掠,不知道多少戶百姓人家甚至都已經做好了玉石俱焚的準備。

 但是沒想到,太平軍進城之後不能說秋毫未犯,但是基本上沒有和城中百姓有什麼接觸,只是按照上峰命令,按時讓百姓出門觀看遊街而已。

 太平軍的這些舉動,不僅僅讓洛陽百姓放下心來,甚至還讓一些士子都徹底改觀,認為太平軍不是賊寇,而是真的執行上天諭令而來。

 實際上太平軍當然不是高風亮節的軍隊,底下的士卒早就想要開搶了,但是被渠帥們強力壓制住了,而渠帥們的心思又被洛霄堵住了。

 但這並不是洛霄主動做的,而是太平軍渠帥們揣摩洛霄的心思自己去做的,當然,非常符合洛霄的心思。

 在洛陽的街頭巷尾,都有太平軍在記錄城中的反應,然後層層彙報給洛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