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

 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

 皇帝的想法當然不會極快轉變,洛伏猜測,壓倒皇帝堅持的最後一根稻草就在於上書。

 呂氏、韓氏、蕭氏、張氏、洛氏這開國元從關東五氏七家的上奏。

 趙王、梁王、楚王、膠東王即齊王這四個身居關東險要的諸侯王的上奏。

 奏章中報告了關東之地的情況,這幾家都是漢室在關東最關鍵的諸侯。

 諸侯王就不提了,除了英侯洛和安陽韓之外,為了保證忠誠,另外幾家都多次與皇室聯姻。

 這幾家控制了關中人口最稠密的五州之地的交通要道和兵家必爭之地,牢牢守著五州通往洛陽的所有道路。

 這些王國和侯國都頂不住壓力,那就證明關東糜爛,關東整體的資源和人口自然是遠遠超過關中的,皇帝怎麼能不心肝俱顫呢?

 關東糜爛,諸侯無力相助,關中不穩,要求改制的聲音愈發響亮,面對這種情況,皇帝能怎麼辦?

 “在戾帝劉旦年間,曾經有過一次上書,上百位諸侯聯名請求戾帝改變法令,甚至強行打開了公車署,喚出了丞相,但是戾帝劉旦沒有接受,這一次的皇帝恐怕是不敢這樣做。”

 皇帝權力的確大,但權力是自下而上的,沒有小弟,誰也抖不起威風來,強如洛氏唯我獨法,偉力歸於自身尚且需要盟友。

 皇帝敢再硬頂著,一旦成了孤家寡人,臣子們就會認為,為什麼明明正確的事情你卻不去做呢?

 你這個昏君!

 到了那個時候,除了死忠和愚忠的臣子外,其他臣子思想就會變化。

 一旦有人引導,輕則清君側,重則誅獨夫!

 室內眾人對洛伏所說的表示贊同,“如今天下的大勢就是改制,王莽攫取權力很順利。

 如果這個時候漢朝的皇帝崩了,只能立小皇帝,誰能不說這是天命所歸呢?”

 有一個略顯年輕的洛氏子有些奇怪的問道:“家主,王莽一直想要做的都是打擊豪強,這有多難我們都是很清楚的。

 當年昭忠毅公做這件事,尚且阻力極大,足足做了數年的準備。

 所有人都知道王莽以及王莽背後的人想要做什麼,為何沒有人阻止王莽的上位呢?”

 洛伏聞言笑著搖搖頭解釋道:“因為支持王莽的並不是那些豪強啊。

 改制派是一群什麼人呢?

 我們洛氏、掌握著經學解釋權的經學家族、鎮守列侯這種不以土地兼併為生的權貴、熱血而有理想的士人集團以及希望能建立盛世的正直官員。

 總結起來就是一群既有話語權,又不以土地為生的清流,希望能恢復到孝文皇帝甚至達成聖賢典籍中所描寫的程度。

 反對者呢?

 郡縣之中的大豪強,這是反對的主力,在地方盤根錯節,實力強大,但是沒有話語權!

 他們說什麼沒有人聽,只能藉由士人集團發聲,但是士人集團根本瞧不起這些土財主,畢竟現在的士人集團還屬於上升期,目標是建造聖賢典籍中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