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

 “大都護,朝廷此次出兵十五萬,而且還是整個中原各郡國的精銳騎士和射士,這幾乎是必勝的一場戰爭,我們只要穩紮穩打就夠了。”

 你一言我一語幾乎所有人都在質疑洛世的決策,畢竟在所有人看來,這都實在是過於冒險,一場不可能失敗的戰爭,為什麼要做出這種輕敵冒進的舉動呢?

 洛世聞言臉色不變直接伸手製止了還想要說話的眾人。

 事實勝於雄辯。

 他伸手指著堪輿圖說道:“本侯的計劃是沿著這條水前進,然後轉進三山,從右側穿過然後直擊匈奴本部。

 即便是遭遇不測,大軍同樣可以返回,匈奴要麼派出主力和我軍會戰,那我軍求之不得,要麼就只能放任我軍離開。

 朝廷的軍隊之中,只有我軍是全騎兵軍隊,而且一人四馬乃至於五馬,只有我軍能夠完成這個艱難的任務。

 而且諸位為何覺得這是一場必敗的戰爭呢?

 這世上從來就沒有哪一場戰爭是必勝的,朝廷此次的確是全精銳,但誰說精銳就一定能勝的?

 神廟軍難道還不夠精銳嗎?

 我西域都護府的軍隊難道還不夠精銳嗎?

 面對來去如風的匈奴人,還不是隻能被動防禦,刀劍再鋒利砍不到敵人又有什麼用,拳頭再有力量,打擊不到敵人就是一片空。 本侯還年幼的時候,父親就說過匈奴一定會捲土重來,那時就教給了本侯對匈奴的種種戰法,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放棄掉中原戰爭的思維,要用匈奴人的思維去對抗匈奴人。

 必須要主動出擊,將戰火燒到匈奴的領土上,殺戮他們的人口,掠奪他們的牛羊,只有這樣才能徹底的消滅匈奴。

 按照諸軍那樣按部就班的進攻,最大的可能就是匈奴遠遁,而我軍則因為尋找不到敵人,悻悻而歸。

 那不是我所要的。”

 洛世這一番話擲地有聲,明顯是思考了很長時間的,帳中眾人互相之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洛世一見又道:“陛下是個謹慎的君王。

 此次出征耗費靡多,若是我們不能拿到足夠的勝利和功勞來回報這些耗費,陛下一定不會再有下一次進攻了。”

 這句話真正的讓眾人臉色一變。

 西域、河西諸軍的夢想就是立下大功,然後被皇帝調回關中,進入禁軍,甚至整個家族都被遷入關中。

 即便是不能進入承洛和天楚這兩郡,進入隴西郡也是極好的。

 若是能夠進入關東那自然也是極好的,總之不要一直待在河西和西域就好了。

 不僅僅是這些將門,軍中的將士同樣如此,尤其是西域,很多漢軍之所以來到這裡,都是祖輩被流放來的,然後才成了西域漢人。

 雖然經過數十近百年,這裡的確成為了他們的家,但是人往高處流,但凡有選擇,誰不想回到中原的花花世界呢?

 這大概屬於一種幻想中的濾鏡,實際上在陸上絲綢之路暢通的時候,西域和河西四郡的繁華,是中原大多數城池都不能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