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499章 制典

 殿中很安靜,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司馬遷,目光之中帶著好奇和探究。

 這種事情在洛氏之中發生的並不多,從來這樣做的,最後都成聖稱子了。

 眼前這個樣貌雄偉,年歲有些大的男子會是下一個嗎?

 目前還沒有人質疑,主家的選擇一直以來還沒有出現過問題,況且之後要一起待數年,若真的是軟腳蝦是遲早能夠看出來的。

 沒有人可以欺騙洛氏,沒有人可以在欺騙洛氏之後全身而退。

 洛青退到一邊,司馬遷想了想自己應該說些什麼,於是取出了這幾日做好的規劃,朗聲道:“諸位都是洛氏的人傑,多餘的話大概沒有必要,我便將未來可能要做的事情暫時說一下吧。”

 洛青溫言臉上露出一些讚揚的笑意,有時候解決問題的關鍵的不在於解決問題,而在於是否能提出新的問題。

 在雙方都不太熟悉的時候,司馬遷若是說一些慷慨激昂的話,只會讓人有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

 這個時候直接將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甩出來,讓人思考,然後思考不出來,自然就會對提出問題的人升起敬佩的感覺,因為人本能的會認為提出問題的那個人知道問題的答案。

 司馬遷回想著自己在圖書館見到的那些書籍,又回想起這幾日在客屋中的輾轉反側,他腦海之中所構思的大典,朗聲道:“諸君,我所要造的這部史書,要從遠古的五帝開始修,一直修到元封皇帝為止。

 這部史書的修建主要分為……”

 司馬遷將自己這些時日所完善的大典目錄重新整理,畢竟之前只是他一個人,現在多了洛氏的支持,之前很多可寫可不寫的人和國家就都要寫了。

 本紀的卷數要變多,世家的卷數同樣要大大增加,還有各種列傳,之前只准備修建諸如刺客列傳,貨殖列傳,奇女子列傳之類,但是現在看來是可以增加各種列傳了。

 還有許多本來不打算寫的人物,之前只在他人傳記中出現的人物,現在都可以寫出來,哪怕是合傳也好。

 這部史書將會從一部簡略介紹歷史的書籍變的更加豐富,能夠更加全面的體現各個時期的特點。

 只要這部史書寫完,就算是不能成聖,司馬遷死了也願意。

 洛青正望著司馬遷侃侃而談,他的族妹卻匆匆來尋他。

 ————

 在歷史上有一句話叫做“盛世修典”,陳列在皇家博物館中的《史記同其他的大典比起來規模或許不及,但是已經是名列“典”的名傳了。

 從洛氏能夠私人修建這樣規模的大典,我們可以判斷出,至少在元封十八年時,漢王朝所恢復的不僅僅是農業,民間的經濟狀況,至少是商業同樣已經恢復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

 否則洛氏這種依靠商業存在的藩屬國不可能擁有如此強大的財力來做這些文華的修飾工作。——《漢王朝興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