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

 司馬遷聞言立刻說道:“明日遷便向皇帝請辭,這太史令之職便交予我的兒子吧。”

 史官自古以來都是父子相襲,史書的纂寫同樣如此,一人完不成,就由子嗣、兄弟甚至姐妹補全,這便是史官家族。

 翌日。

 長樂宮殿中,劉詢頗為震驚的望著眼前的辭呈,他甚至有些難以相信這是太史令的辭呈。

 怎麼還有史官請辭的?

 劉詢疑惑地問道:“令史,這是何意啊?”

 司馬遷便昂首道:“陛下,臣要到昭城去著史,寫上古之時,寫三代之治,寫秦朝的暴虐,寫我大漢的昌盛和衰微。

 臣要一直寫到您的治世,和這樣的功業相比較起來,太史令這樣僅僅需要秉筆直書的官位就不太重要了。”

 僅僅需要秉筆直書,司馬遷認為簡簡單單的事情,卻是多少史官不敢做的!

 司馬遷的聲音迴盪在殿中,劉詢的耳朵被震得嗡嗡作響,寫過去的歷史倒是小事,但是如果他剛剛沒聽錯的話,司馬遷還要寫當代史?

 寫自己這個正坐在皇位上的皇帝?

 “太史令,你要寫朕?”

 “正是!”

 “你要怎麼寫?”

 “臣說了,不過是秉筆直書,有功有過,皆在其上。”

 劉詢笑了,佯裝怒聲道:“皇帝至高無上,天下人甚至要避諱皇帝的名字,你如何敢指摘君父的過錯呢?”

 司馬遷深深躬身作揖,然後昂揚朗聲道:“臣不會指摘陛下的過錯,但臣手中之筆,筆下青史,乃是素王上皇所傳。

 只要有一顆公心,這世間無不可寫之人,無不可寫之事。

 陛下是明君臣這樣說,縱然是戾帝劉旦坐在臣的當面,臣依舊敢如此說。”

 這是何等的膽量啊!

 一個純粹的文人卻比無數戰場廝殺的將軍還有豪勇之氣!

 劉詢收起怒容,然後哈哈大笑道:“朕無懼,青史之上,朕一定是聖王之下,第一流的君王。

 朕允了。

 太史令可盡去昭城定要將我大漢之風流昌盛流傳於昭昭史冊。”

 司馬遷緩緩躬身退出宮殿,走出殿外陽光照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直到這一刻,司馬遷才突然感受到了一股壓力。

 上古時代都已經過去了,縱然是洛氏所留存的資料恐怕也不會太多。

 但是商周以來一千八百年定要好好纂寫。

 臺階之下,洛青正負手望著巍峨的宮殿,他也要離開這裡了,回到昭城去。

 ————

 在之前的篇章中,筆者無數次強調了夏文明是一個強烈的祖宗崇拜的文明,這種崇拜使夏文明對歷史的記載異常的慎重,在世襲制度大致被消滅後,史官卻以世襲的形式繼續傳承下去,他們專業而具有崇高的精神,務求真實而不畏懼死亡,其中最大的史官家族就是如今中國的皇族,直到如今他們依舊保持著記史的習慣,用傳統的紙筆,夏人稱之為傳承。——《全球通史·古代中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