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

 所以貴族子弟,尤其是庶子自謀生計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朝廷同樣沒規定不能買商鋪和房產,於是就造成了一種奇特的景象,朝廷前面揮舞屠刀,列侯後面揮舞著小鐮刀。

 朝廷宣講旨意,列侯揮舞錢帛,朝廷的刀上血跡斑斑,列侯吃的盆滿缽滿。

 突出一個配合默契,將豪強吃的骨頭渣子都不剩,而且火力基本都被朝廷官吏擔了。

 這種情況被上報給了皇帝,“陛下,先賢曾經說過,人在憂患的環境下才能生存,一旦安逸起來就會滅亡,列侯們不知道節制,這恐怕是衰亡的徵兆啊。”

 劉詢沉默了許久,最後只說了一句,“這世上哪裡有長盛不衰的呢?

 這世上哪裡有為了長存,而使自己陷於憂患的呢?

 由他們去吧,只要不動分配給小民的土地,商鋪和房產就讓他們拿走好了,這是朕應該給的。”

 皇帝的表態讓列侯們更加無所顧忌起來。

 在這個時代,土地毋庸置疑是產出最高的寶物,擁有土地幾乎就擁有了一切,但是對列侯們來說,太過危險了。

 商鋪和房產就沒有這樣的顧慮,即便是不留著收租,轉手一賣照樣是大量的錢財入袋。

 有遠見卓識之人,卻見到了這繁榮盛景之下的危機,悲嘆道:“我們是軍功列侯,從馬上取功名,立下功績,綿延子孫。

 得到皇帝的賞賜,用以使家族富貴,維護我們的名聲,善待國中的子民,使天下之人崇拜我們的行為,敬仰我們的品德。

 這是我們能發動靖難的根基所在啊。

 現在卻為了一些蠅頭小利,一些隨時都會失去的浮財,而失去了這些根基。

 這難道不是最愚蠢最短視的行為嗎?”

 先賢早已將道理都說盡了,但人生在世,又有多少能看到百年之後?

 能看穿十年的人,都足以顯貴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雖然不是完全的正確,但卻足以代表絕大多數人。

 沒人想到開學令的反對會這樣結束,同樣沒人想到抑豪強令的實施過程會是這麼的戲劇化。

 關東豪強的力量被重重打擊,列侯們忙著消化所得。

 靖難功臣開始凋亡了。

 ————

 吾嘗誦《史記、《漢書,每嘆興衰禍福莫非皆有天定?

 月之盈虧,歷時三旬,日之正偏,四時有變,何以功臣煊赫,不過一時,竟至於此。

 復而誦之,此漢宣之禍矣,太縱、大賞、無戒,溺功臣,愛親近,遂使驕狂。

 太史公曰:“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

 然根本已歪,枝幹何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此正言哉!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漢興功臣興衰盛亡,由此可知。——《史鑑·漢紀

 歷史上的明君都刻薄寡恩,又不想把劉病已寫成那樣,還是得原創一個皇帝,想怎麼寫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