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468章 國朝同休,罔替世襲

 劉病已語氣平淡道:“朕知道,否則朕怎麼會和你說這些心裡話呢?

 但天下人心的離散是事實,如果天下人心不齊,丞相知道會出現什麼時候情況嗎?

 會分裂!

 分裂就代表著動亂,代表著血腥的殺戮和死亡,那受害可就不僅僅是一家一姓了。

 朕即位以來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這一件事,那就是振作天子的權威。

 你明白了嗎?”

 衛平不明白,但是洛盛對他說過一樣的話,經過劉旦禍亂和奉天靖難,漢廷中樞的威望損失殆盡,天子的神聖性遭遇了巨大的打擊,甚至連累了西域都護府和遼東都護府以及嶺南都護府的震蠻夷事。

 聽到這裡,衛平知道關東運糧之事,皇帝的確是在猶豫,擔心關中出現災禍,擔心朝廷的威望再次遭受到劇烈的打擊。

 若是再發生一次長安易主的事情,大漢的天命就可以進入倒計時了。

 劉病已如果握著糧食,關中是絕對穩固的,最多是關東離心離德,現在他把糧食運到了關東,那就是把自己的皇位置身於天災、臣子和百姓手中。

 對於一個君王來說,這是何其難的決定!

 所以衛平才說縱然拼上命,是因為他做好了下獄而死的準備。

 但是最終的結果比他想象中的好得多,劉病已終究不是劉旦那種獨夫,若是劉旦的性格,絕對會讓關東百姓自生自滅。

 衛平心中的怨憤消解了大半,這一次他真心實意的拜道:“陛下宅心仁厚,臣為天下臣民賀。”

 是的。

 劉病已已經很是宅心仁厚了,這也就是在這個道德底線良好的世界之中,若是前世的漢朝,經歷過一個個刻薄寡恩的影帝皇帝,靖難功臣這種群體,沒有一個能夠活下來,就像是唐朝的神龍五王一般,全部被殺才是結局。

 劉病已輕聲道:“丞相將朕的想法轉告給諸侯功臣,不要讓功臣和朝廷離心,這是朕所期望的。”

 衛平叩首然後離開殿中,出了殿中,才感覺渾身都是冷汗,思及殿中所言,心中的顧慮漸漸消除了,正如公子盛所說的那樣。

 “皇帝並不想清算功臣,但是他坐在那個位置上,有些事就一定會去做。” 但只要皇帝自己不對靖難功臣抱有惡意,那衛平就無所畏懼。

 劉病已望著衛平離去的身影,輕聲自語道:“太史令可都記下了。”

 司馬遷從廊柱之後走出,一手執筆,一手握書,躬身道:“回稟陛下,一字不落。”

 劉病已問道:“太史令著史,好惡是非以何為準?”

 司馬遷回道:“以素王好惡為好惡,以《洛宮春秋·執政為準,微言大義,一字褒貶,是非曲直,記之,書之,不改,留待後人。”

 劉病已又問道:“昭昭青史,何時流傳?”

 司馬遷回道:“人亡史出。”

 劉病已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不再過問。

 ……

 君臣交談不過幾日,衛平就遞交了乞骸骨的奏章,劉病已自然不能直接同意,那樣衛平就太沒有面子了,於是下詔挽留,衛平再述說自己的理由,如此兩番,劉病已這才同意衛平的上奏。

 翌日。

 一道上諭傳出:“戾帝元正十五年,靖難功臣振作社稷,有大功於國,到了今日,關中漸次繁盛起來,關東流民逐漸歸家,戾帝造成的禍亂漸漸消弭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