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358章 豪強

 若是真能做到按照律法辦事,洛氏對法家的態度或許會改變許多。

 但事實是什麼樣子,坐法不坐法皇帝說了算,坐法之後怎麼處理皇帝說了算。

 真實的歷史上,霍去病殺死李敢,按照之前那些判例,這怎麼都該是死罪了,但是漢武帝根本沒當一回事。

 就連漢武帝這樣能夠在歷史上坐五望一的雄主,對待律法都尚且如此,其餘的君主會是什麼態度就可想而知了。

 在這個君主專制的時代,談論法治就像是告誡狼不要吃羊一般,可笑不足以形容,只能用荒謬來形容。

 洛氏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順應形勢,人治為主,法治為輔,洛氏至少對自己的品德還是有自信的。

 在國家上,洛氏希冀通過一種平衡道德和法治的關係,形成一種“應該如何做”的形式,有些像是“習慣法”,來因地制宜的根據現實情況去確定如何做,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坐法誅殺。

 劉恆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所以他親政以來,即便是流放了那麼多的官員,也沒有多少怨恨他,甚至就連那些被流放的官員,都痛哭流涕的認為是自己錯了,認為劉恆已經給了他們最高的恩典。

 更不要說其他的官員,沒有物傷其類,沒有兔死狐悲,反而是暗地裡告誡自己,不要觸及到皇帝陛下的底線。

 劉恆從這樣的行事方式之中得到了太多的好處,他是最不喜歡正面真刀真槍對著幹的。

 “清理這些人怎麼能用坐法的理由呢?

 除了洛氏之外,這天下有不坐法的官吏嗎?

 立刻派遣使者前往膠東國,傳朕的命令,停止抄家,真是給朕找事情。”

 劉恆很快就做出了決斷,先要給其他朝廷官吏打個樣,告訴他們不能用單純的坐法理由來清丈土地。

 即便是要殺了這些人,也要讓天下人知道,殺你們是因為和大勢違抗,朝廷早就知道你們的事,但是一直以來都給你們機會,是你們自己不要,甚至還蹬鼻子上臉,皇帝陛下是迫於無奈才殺你們的。

 劉恆的命令很快就隨著信使傳向了山東,那些正悲憤莫名的豪強,面對劉恆的安撫,漸漸平靜下來,那些躍躍欲試的官吏們見狀剋制住了大開殺戒的心思。

 開始按照正常的流程緩緩推進土地的清查,經歷了這件事,之前很多死活要阻攔的人,反而稍微配合了一些。

 ————

 漢太宗在古代中國是備受推崇的皇帝,他代表著一個文人理想之中的皇帝,即皇帝本人聰明睿智,還善於聽取臣子的勸諫,他親近那些具有卓越能力的人,遠離那些對國家不利的人,他還總是能夠體諒臣子的為難,不用道德完人來要求他們,他在某些方面不執著於律法的實施,但絕不是踐踏,而是認為律法或許不夠合理,但臣子們都知曉他的底線,即不得隨意的對人民的生命進行踐踏。——《全球通史·秦漢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