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311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

 其中有數位,比及武王、康王自然是遠遠不及,但卻遠遠勝過其他的君王。

 泰山再高,登階而上。

 功勞再大,依次分明。

 若是這些君王和那些平庸之君混為一談,這難道是正確的嗎?”

 洛新聞言拍手讚歎道:“善。”

 見到這一幕,殿中的大漢官員們只想狠狠吐槽。

 你們兄弟兩個在這裡給我們演戲唱雙簧呢?

 拜託不要這麼明顯啊,起碼也找個我們不認識的小官,或者是某個投靠了洛氏的徹侯也好啊。

 洛新當然知道他們心裡怎麼想,但他不在意,政治就是這樣,只要有個遮掩就可以了。

 要是有人敢上來質問,洛新會直接不屑的和他說,“怎麼?你不服氣?”

 然後立刻痛批一頓,讓他拿出唱雙簧的證據,否則這大漢朝他是不要混了,直接到嶺南國去給趙佗當臣子去吧。

 洛辰便繼續說道:“廟號只為褒揚,便挑選最美好的字眼來填充,傳說上古聖王有十德,以仁、以信、以義、以孝、以哲、以英、以睿、以德,如此等等,皆可為廟號。”

 洛新聞言好奇的問道:“但是諡號之中同樣有這些字眼,又怎麼用來區分呢?” 洛辰笑道:“大丞相,諡號與廟號是完全不同的體系,諡法解對每一個字眼都都有極多的解釋。

 很多庶民百姓都不知道代表什麼含義,但是廟號不同,仁就是仁,難道有人不知道仁是何意嗎?

 孝就是孝,難道有人會不知道孝為何意嗎?

 傳說之中聖人造字,那些美好的字眼,都有古聖王的賜福。

 以字本身的美好含義,來讚揚君王的功德,這就是臣改造廟號的初衷。”

 妙啊!

 洛辰的這一番話讓所有人都忍不住讚歎起來,用這些代表美好品德的字眼來讚揚君王,而不是按照諡法解,這完全開拓了一條新路。

 日後的君王除了要在乎諡號,還要在乎廟號,除非有自信去爭太祖之外的四個廟號,否則就要注意自身的品德。

 若是出現悖逆之舉,卻上仁孝的廟號,那就太過可笑了。

 洛新更是直接大笑道:“真不愧是我洛氏大才啊,開前人未有之路,縱然是歷代先祖也為你驕傲。

 既然如此,伱認為孝惠皇帝可以得到什麼廟號?”

 洛辰擲地有聲道:“仁德都可以。”

 洛新笑著點點頭道:“你說的不錯,諸位臣工,你們的看法呢?”

 仁德?

 這兩個字眼裡面,自然是“仁”更好聽一些,在諸子百家之中,不僅僅是儒家在談論仁,實際上所有的學說都探討過“仁”和“天”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