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293章 不要做不團結的事,不要說不團結的

 那想必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為如此,高皇帝一直以來都善待諸位功臣,賞賜給你們豐厚的食邑,賜予你們高高的爵位和官職,這樣仁厚的君王,數遍千年,又見過多少呢?

 太祖高皇帝崩逝,留下了皇帝統治大漢,群臣受到高皇帝的恩典,難道不應該回報給皇帝嗎?

 朕認為這是人所應該做的!”

 這一番話大多數人還是頗為認可的,劉邦對待他們真的是大方,各個都封了數千戶,這些年愈發的富裕,一躍成為了天下最有權勢的一批人。

 蕭何拖著蒼老到極點的身體泣聲拜倒說道:“皇太后,昔年素王說忠臣最高的評價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臣從沛縣追隨高皇帝起兵,直到現在垂垂老矣,只願意為大漢流盡最後一滴血汗,為陛下盡忠而已。”

 呂雉聞言頗為感動道:“酇侯的忠心朕自然是知道的,您是沛縣的老人,當年在鄉中還是多虧了您的照料,這十幾年來,您兢兢業業,高皇帝知道,朕也知道。

 若是殿中的功臣們都像您這樣,大漢的江山難道還會不穩固嗎?皇帝的皇位難道還會被動搖嗎?”

 殿中眾人瞬間齊齊下拜,在場的大多數都是武將,直接單膝跪地紛紛朗聲道:“太后陛下,臣對大漢的忠誠天日可鑑啊,臣甚至敢於對著至高至貴的素王發誓。”

 這位狠人話一出,周圍人都想離他遠點,對著偉大的素王發誓,素王想不想搭理你啊,別雷劈下來的時候連累到我們。

 不過這群人對大漢的忠心倒是沒問題的,呂雉見狀便道:“眾卿的忠心是經過戰火檢驗的,難道朕會不相信嗎?

 只是前些時日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朕實在是憤怒又不解啊。

 察舉制是大漢收羅民間人才的關鍵通道,高皇帝和朕因為信任諸位功臣才將這個權力交給了眾卿。

 結果呢?

 諸君啊,伱們好好想一想吧,你們都是朝廷的徹侯,不是諸侯王的徹侯,若是賢才不能進入朝廷,他們就會進入各個王國之中,那對你們難道會是好事嗎?

 功臣和皇帝是一體的,如果我們不團結起來,皇帝的位置難道能安穩嗎?

 皇帝的位置不安穩,難道你們的侯位還能夠有人保護嗎?

 你們心中有人對朝廷有怨言,朕是知道的,但是任由這些怨言傳播出去,傳到了諸侯王國之中,他們會怎麼想?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就是如此。”

 呂雉的話幾乎刺中了所有人,實在是太有道理了,他們都是保皇黨,太子劉盈的皇位這些人都有功勞。

 與其在朝廷之中拆皇帝的臺,奪皇帝的權,還不如磨刀霍霍向諸侯王。

 那些人雖然都是劉氏,但是和他們並不熟。

 功臣們很快就達成了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