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

 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

 即便是蕭何張良這樣的才智之士也不可能想到那麼長遠,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朝廷的地位一旦提高,他們這些人的地位就會大大提高。

 一個千石的官員,一旦外放,甚至能夠擔任兩千石的國相,之後再轉任兩千石的郡守,最後回到長安擔任九卿,這就是最完美的晉升流程。

 最妙的是,這些調整影響的是王國之內的官員,而不是那些諸侯王。

 大丞相一看就不常設,對目前的大漢來說,天子和皇帝也還沒有徹底區分,位在諸侯王之上的只有丞相一個人。

 作為皇帝佐貳,丞相的地位本來就極高。

 除了趙王這種實權諸侯王之外,像是國力較弱的諸侯王,本就不敢得罪丞相。

 洛辰之所以這麼搞,是因為他知道現在這種貌似平靜的景象維持不了多久,當初周王朝的時候,諸侯之間殺得昏天黑地,為什麼呢?

 因為兩個沒有政治信任的、體量相當的大國,離得實在是太近了,然後周王室沒有調和矛盾的能力,於是天下局勢一發不可收拾。

 現在的中央朝廷比原來的周王室控制力大大增強了,不再需要這麼多跨郡連縣的諸侯王,尤其是韓國和魏國這種腹心之地。

 呂雉說的有些累了,於是讓洛新開始宣讀這些高級官員所配備的佐員和部屬。

 這是一整套的配套設施,蕭何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連忙問道:“太后,嶺南王國中是否要通知大丞相這件事?按照您所說的,嶺南國中需要對應的機構。”

 嶺南王趙佗是目前秩序之中最特殊的一個存在,他是諸夏體系中的一員,但同時他是外服藩王,和劉氏宗王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若是按照姬昭前世的趨勢,趙佗這種最終會成為普通的朝貢的藩屬國,地位也不算是高,但是現在形勢發生了不同。

 洛氏的存在大大昇華了諸夏這個概念,而且剝離了屬於天子的一部分權能,直到為項羽和劉邦加冕,威望已經高到不能再高的地步。

 至少在現在這個時期,洛與皇共天下這絕不是一句虛言,洛氏當然要藉著這種便利做事,趙佗的存在就是一種嘗試。

 以後的大漢擴展到更大的世界,或許還會有很多的藩屬國,比如說素王老祖說的那一片西域,但是諸夏的藩屬國和外邦的藩屬國是不同的。

 從理論的最根基來說,只要是諸夏都有成為天子的機會。

 諸夏的藩屬國歸於天子和大丞相直接管理,而外邦的藩屬國則交由九卿機構管理,這其中的差距就很明顯了。

 至於哪些算諸夏藩屬,哪些算外邦藩屬,自然有明確的定義,總之是一個能夠讓諸夏蓬勃向外的定義和制度。

 呂雉聞言便說道:“不僅僅要通知,朕還準備派丞相到嶺南國中,讓嶺南王重新整頓國家。

 當年邦周在吳越之地分封姬姓諸侯,結果吳國竟然被當地所同化,斷髮文身,直到宣公重新將吳國拉回諸夏的體系之中才算是漸漸識得周禮。

 這是周天子的失職,在大漢是絕對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

 要謹記中原的祖宗,不要忘記了諸夏的根在中原。”

 蕭何一凜,趙佗帶到嶺南去的有數十萬人,這些年下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活著,太后話中似乎有些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