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237章 洛陵踐法(中)

 洛國慷慨了多給了很多新研究出來的東西,齊法家吸收了很多人本的思想,這導致齊地儒墨都打不過齊法家。

 齊法家表示,商鞅那個狗東西把法家的名聲搞壞了,其實我們不介意換個名字。

 相對於這些文化水平不太高的諸侯,諸子百家這些專門玩學術的,更能感受到洛陵話中的深意。

 這些統治術或多或少都在各家的典籍之中存在,只不過大多數沒有三晉法家那麼赤裸裸、那麼極端而已。

 況且那些東西在各家的典籍之中並不算核心,三晉法家這種完全為了君主服務的學說,是很被鄙視的,尤其是孟子學派,將其斥之為異端邪說。

 面對洛陵,諸子百家比山東諸侯還要沉默。

 洛陵背後的洛氏,是掌握著最終解釋權的學術權威,三晉法家從誕生、興盛到大成,點點滴滴都記錄在案,他說刑罰家哪裡有害,那就是哪裡有害,你能比洛氏更懂嗎?

 即便有人膽量足,敢於挑戰權威,但洛陵同時還佔據著道義的制高點,秦王朝剛剛覆滅,誰敢在這個時候說,我們就是要愚民,就是要控制天下黔首,讓他們當牛做馬,伐無道,誅暴秦的吶喊還沒有消失呢!

 大殿之上的諸侯,無論是項羽,還是其餘諸侯,誰敢在這個時候這麼說,當場就是一頂獨夫的帽子戴上去,然後天下共討之。

 洛陵敢在這個時候這麼搞,自然不是狂妄自大,認為洛氏能壓服天下人,他做事幾乎不會硬扛著大勢走,一向都是因勢利導,順其自然,然後在關鍵節點偏轉方向。

 洛氏挑選這個時刻踐法,實際上是經歷了數百年的亂世,無數白衣卿相的出現已經大大削弱了貴族統治的思想基礎。 黔首黎民甚至於奴隸之中有足以輔佐聖王的賢臣,這已經是共識,然後經過數百年的宣傳,品德和才能已經超越了血統成為了為官最重要的東西,官和爵徹底分開。

 雖然現在能讀書的,依舊大部分都是貴族後裔,但這和世卿世祿有本質的不同。

 只要知識不斷下沉,底層就能不斷出現人才,替換統治階層之中的渣滓,這是洛氏的終極理想。

 “彩!”

 短暫的沉默之後,早就迫不及待的孟子學派所有人都紛紛賀彩起來,在洛氏的影響之下,孟軻幾乎完全繼承了孔子的衣缽,有教無類的思想流淌在這個學派的身上。

 雖然孟雲的死去讓這個學派損失很大,但是沒關係,只要洛氏的典籍還在,他們就能再次興起。

 “昔年素王做周禮,制王道,傳及諸侯公卿,在鎬京與洛陽修建了宏偉的宮殿,使得天下的諸侯公卿能夠接受教導。

 洛聖在洛國大開學宮,挑選洛國麟子入讀,只要有天資,即便是農人之子也能入學。

 孔聖周遊列國大開私學,前後兩次在洛國學宮擔任祭酒,有教無類,始皇帝那個獨夫即便是坑儒,但是儒家依舊是天下顯學,就在於此。

 人的好學之心,是無窮止境的,所有妄想剝奪的人,都必然會死於天下人的憤怒。”

 孟氏在現在的儒家各派之中算是少數,但是學術的影響力卻很大,孟儒雖然損失慘重,但是在天下人之間的聲望卻是蹭蹭漲,很多人將自己對始皇帝的怨恨轉化為對孟儒的同情,又因為孟子激昂的文章,極具說服力的言辭而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