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175章 攻魏

 面對韓非的抉擇,洛澤沒有太多勸說,只是感嘆了一句——知易行難。

 韓非筆下的君主完美無缺,但是他自己卻做不到。

 韓非能寫出這世上最高明的權術,但是洛澤卻知道韓非並不會玩弄這些權術。

 這樣一個人前往秦國那樣的虎狼之地。

 想必是會死在那裡了。

 ……

 熊熊的大火在戰場之上燒起,整片天空都被煙塵所籠罩,無數的屍體化作菸灰隨著流動的風而煙消雲散。

 王翦騎在馬上望著眼前的一幕,慘烈的戰場景象抑制不住他臉上的欣喜表情,甚至帶著些許的陶醉。

 “魏國精銳已經損失殆盡。

 秦人,往大梁去。

 活捉魏王,將他帶回咸陽,這是吾為王上獻上的大禮。”

 王翦雖然是個將軍,但是相比寧折不彎的白起,他就圓滑的多。

 出征前就計算著秦王政的生辰,還有比一場大勝更好的生辰禮物嗎?

 殺退魏軍之後,王翦率領著秦國的大軍攻城拔寨,圍攻魏國的城池。

 如入無人之境,魏軍根本不能抵擋。

 見到秦軍悍勇,於是魏國貴族改變了策略,選擇堅壁清野,堅守不出,依靠魏國國中的堅城來抵禦秦國的攻勢。

 不僅僅是魏王的骨頭硬,魏國公室的骨頭也硬,那些封君同樣堅守不出,不願意向秦國投降。

 一時之間,節節勝利的王翦竟然碰到了釘子,進展突兀慢了下來。

 王翦久攻不下,決定另闢蹊徑,首先是秦國常用的招數,收買城中的奸細,讓他們直接獻城投降。

 這一招屢試不爽,花費極小的代價就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秦國大賺,奸細小賺,敵國血虧。 在金錢開道的前提下,王翦仔細地觀察了大梁城的地形,又找來了一份沒有那麼詳盡的堪輿圖,但上面的河道還是能見到的。

 很多就作出了水攻的決定,仿效昔年武安君白起水淹鄢地一般,將魏國的城池淹掉。

 魏國自然知道當年的事情,所以有所防範,但是限於實力,並沒有什麼大用。

 大梁城是魏國都城,人口眾多,所以城池必須建造到有水源的地方。

 都城難道能沒有護城河保護嗎?

 想要護城河周圍就一定要有水量足夠的河水。

 而且建造大城周圍就要平坦,道路太過崎嶇,不利於出行,是不可能成為都城的。

 這一切都為水攻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但這不是愚蠢,不知道吸取教訓,而是不得不如此。

 若是魏國有一支能與秦軍野戰的軍隊,甚至擁有一支能來去如風,突襲秦軍民夫的軍隊,難道還會擔心秦國用水攻這種計策嗎?

 魏國,大梁城。

 滿座公卿朝臣紛紛愁眉苦臉,秦軍圍城多日,現在完全找不到任何翻盤的點。

 “王上,從上次攻城算起,秦軍已經半月沒有進攻。

 臣擔心他們在開鑿溝渠,想要引水灌城啊。”

 滿座寂然,實際上對大梁城的地勢,魏人遠比秦人清楚。

 大梁城的城牆是加厚的,城中的宮殿樓閣都在地勢比較高的地方,而且之前擴建新城的時候還特意選擇了能防守的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