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174章 韓非奔洛

 這不是韓王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整個貴族階層的事情。

 秦王政對韓王的封賞,不僅僅安定了韓國的人心,秦國貴族同樣開始憧憬未來。

 消息傳到未亡的六國之中,不論諸王怎麼想,起碼很多貴族的心中開始活泛起來。

 韓人投降之後,待遇貌似還不錯,這位秦王政似乎真的是一位比較仁慈的君主。

 與此同時,秦國龐大的奸細體系,再次開始帶著重金在列國之中活動。

 秦國能擁有現在幾乎要一統天下的實力,奸細所發揮的作用,一點也不比將軍小。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秦國連戰連勝,就在於國力強大的前提下,還用最強的將領打對面的菜雞。

 秦王政所選擇的下一個目標是魏國,諸夏大戰後,這曾經是秦國最強大的敵人。

 憑藉著魏武卒,在河西的土地上,肆意縱橫。

 但是現在的魏國很弱,即便和韓國比起來,也沒有強到哪裡去。

 ……

 洛國。

 洛澤扶著荀子坐下,有些好奇的望著前來尋自己的荀子,隨著荀子逐漸年老,洛澤已經很久沒有見過他了。

 “荀卿來尋孤可是有要事嗎?”

 他是儒家最後一個出現的聖賢,只不過主流的儒家,不管是治哪部經典的,基本上各派都不認可他。

 但洛氏不同,除了對君主的態度之外,洛氏對荀子的其他理論很是喜歡。

 尤其是對大國的管理上,洛氏認為遠遠超越了現在的儒家理論水平,是真正的經世之學。

 畢竟現在儒家的王道想要實現,還是等洛氏稱王那一天再說吧。

 但是洛氏也認為荀子更適宜另開一家,而不是陷在儒家的圈子中。

 昔年洛明公提出性善性惡二論,爭論不休。

 洛氏和儒家公認的洛孔二聖之後的聖賢孟子對性善論大加闡述,基本上佔據了儒家的主流思想。

 但是荀子橫空出世,對性惡論大加讚賞,但是循著性惡論,最終就會論到刑名之術上。

 他最出名的學生就是現在秦國相邦李斯,地地道道的法家。

 儒家大賢卻教出了法家的弟子,這相當於資敵,儒家不認可他實在是再正常不過。

 荀子輕聲道:“國君知曉李斯是吾的弟子,卻不知吾有另一個弟子,乃是韓國公子。

 他是老子和孔子那樣的天才,真正的天縱之姿,只不過他偏愛刑名之術,在此道上幾乎走到了盡頭。

 公室恐怕不會喜歡他,所以不曾舉薦。

 但是現在韓國覆亡,他來洛國尋吾,若是您對他的學說感興趣,吾可以將他帶來一觀。”

 刑名之術走到盡頭?

 這不就是說,這位韓國公子是三晉法家的集大成者?

 如此之高的評價,倒是讓洛澤好奇起來,“昔年衛鞅從學宮出而入秦,洛氏包容萬物,您儘可將其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