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148章 白駒過隙

 蘇秦之名響徹諸夏,天下皆知有一奇人,聯結六國,身掛相印與上將軍大印,合六國之力抵抗秦國,使強秦不能向東,六國之間不再互攻。

 秦國的人才基地——魏國,又一次的向秦國進行了戰術援助,為秦國提供緊缺的外交人才和軍事人才。

 張儀為秦國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方向,還對秦國以勢迫人大加批評,認為秦國還沒有資格這麼做。

 “若不是六國只能聯結自保,沒有力量攻秦,秦國早已步了昔年霸主楚國、魏國和齊國的後塵。

 戰場之上打敗一個名將是極難的,但是流言和猜疑卻能輕易的殺死大將。

 與其在戰場之上廝殺,不如多用金銀珠寶來賄賂他國重臣,六國國君之中,只有趙王和齊王還算英明,韓魏燕楚四國國君皆是不明之人,讓他們君臣失和,這樣就能不戰而勝。”

 這為秦國打開了新的思路,打不過的時候就製造謠言,進獻讒言,讓敵國換將,削弱敵國就是增強秦國。

 秦國的奸細和使臣開始在六國之中奔忙,金錢開道,不再武力逼迫,而是從內部瓦解,與此同時,既然暫時不能東出,秦國決定將高原之上最後的戎狄剿滅。

 ……

 昭城之中,洛弘坐在樹下與人對弈,他看到春去秋來,想到這些年來,列國之間的無數暗流,洛國暗面所探查到的那些消息,似乎每時每刻列國之中都在發生同樣的事情。

 於是輕聲嘆道:“這世上的芸芸眾生,都是王侯將相棋盤上的棋子,那些能夠留名青史的,則是比較大一些的棋子,即便貴為諸侯國君,同樣不能擺脫為人左右。

 這天下不慕名利之人雖然許多,但是像您這樣真正的大逍遙之人,卻是少之又少。”

 對他對弈之人名為莊周,是道家的學者,不願意做官又不想受到打擾,於是來到洛國之中,同時也是希望能夠向洛國借出那些道家先賢的典籍,互相印證,然後形成自己的見解。

 若不是思想內核完全不同,洛弘簡直就要認為這是孟子所著,同樣是通過大片的寓言故事來說理,不過孟子的文風雖然激烈,但是其中卻蘊含著厚重。

 而莊周的文風卻是帶著大氣的飄渺,有種肆意汪洋,無窮的想象揮灑不盡的意味,讓洛弘每每讀來都如痴如醉。

 孟子和莊周的文章,即便是不認可其中的道理,但是文學價值依舊足夠高。

 孟子周遊列國,以仁義之道說人,雖然魏王不用,但是追隨在他身後的人卻越來越多,孟子說天下之言,非楊即墨,但他心中所懷著的野望卻是讓儒家成為天下之言。

 在魏國碰壁之後,孟子便心知,齊魏皆不用,那這天下便無用武之地了,於是果斷的改變了自己的思路,開始講學培養弟子,要為仁義之道流傳後世做準備。

 時光如白駒過隙,天下之間,潮流湧動。

 接下來我將展示這本書的獨門秘籍,拉時間線!h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