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146章 往齊國去

 齊王申暗道:這是一位類似於孔子的賢人,怪不得洛國會看重他,但是仁義之道是不適合齊國的。

 齊王申並沒有採納孟子的政見,他心中還是懷著稱霸的夢想,孟子心中雖然有些沮喪,但面上並沒有顯現出來。

 孟子在齊國之中講學,同齊法家和齊墨辯論,別看齊墨是專門搞辯論的,但是孟子那可是極其少見的辯論天才,他擅長用各種比喻來證明自己的思想主張,而且他的文字非常的優美,經常性的化用詩經的賦比興手法,來增強說服力。

 短短數月,就把專攻辯論的齊墨打的丟盔棄甲,至於專於實務的齊法家就更是不行。

 跟隨孟軻而來的洛國之人那一車車的書簡終於有了用武之地,開始記錄,然後當即就送回洛國之中。

 孟子還私下裡和洛啟文說道:“齊墨和洛墨之間,宛如螢火和皓月,這些人把墨家好的方面基本上丟盡了。

 齊墨對葬禮的奢侈浪費太過驚人,完全背離了墨家的節葬,空有墨家之名,而無墨家之實,還不如終日打打殺殺的楚墨,至少楚墨還同情窮困的庶民。”

 這話聽的洛啟文就是一樂,儒家弟子嫌棄墨家弟子葬禮太過浪費,這簡直能夠上滑稽集了,可惜不是宋人。

 以孟子的戰鬥力,如果不算洛墨的話,估計只有昔年的墨翟復生,才能和孟子一爭高下,二代目鉅子陽勝子大概率也不行。

 等到孟子和洛啟文離開齊國之時,已經在齊國之中聲名遠揚的孟軻,齊王申自然親自前來相送,“孟子有大才,寡人不能用,這是寡人的錯啊。”

 等到齊國貴族離開,洛啟文對身邊的孟子笑著問道:“軻,明明有一身佐國的才能,卻在齊國之中碰壁,作何感想?

 吾見到你在齊王面前暢所欲言,又在齊國之中辯論,並不是那些迂腐的儒生,伱是通曉事務的。

 這些實務不用,而作王道之言,不覺得遺憾嗎?”

 洛啟文全程跟著孟子,他和孟子都不在乎能不能在列國之中身居高位,而得到富貴榮華。

 洛氏將嫡女嫁給他,就是讓他不要為了金銀財位而放棄堅持。

 對洛氏來說,孟子腦子裡面所迸發出的智慧精華是最重要的。

 對孟子來說,踐行自己心中的理想才是最重要的。

 孟子灑然笑道:“心中懷著仁義,天下之間又有什麼值得在乎的呢?

 昔年孔子有冢宰之能,卻遊歷列國而不能得志,他的學生卻有成為國相的。

 這難道是孔子的學問不如學生嗎?不過是‘吾遵從素王之道’七個字罷了。

 今日在齊國之中未能達成所願,不過是‘吾遵從洛國之道’,而不屈從君王罷了。”

 洛啟文哈哈大笑,“好啊,就該如此。

 若是沒有這樣的氣魄,怎麼能夠成為一代聖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