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144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

 先是家族之中的傳承,然後是通過收弟子蔓延到弟子的家族,還非常靈活的吸收其他學派的思想,這種以師徒關係為主,血緣關係為輔,還不頭鐵死磕的傳承方式,想要斷代實在是太難了。

 儒家的大儒們並不擔心儒家傳承的消失,甚至因為儒家中的人才太過繁盛,各個派系融合的百家學說不同,儒家自己內部發展出了不同的分支來爭鬥。

 幸好洛氏早就抄底了儒家,不論這些儒家派系怎麼爭鬥,洛明公和孔子總是在最上面,而且還有素王,這位毫無爭議的各學派公認的第一聖人鎮壓,翻不了天。

 和洛策精通道家不同,洛理算是儒墨皆通,即便儒家那麼多的賢才,他依舊是最博學的大儒之一。

 而且洛氏之中的典籍之多是其他儒家子弟遠遠不能想象的,其他人還在閉門造車,洛理早就從浩如煙海的治政書中開始實踐理論,在這個聖人不出的世道上,洛理認為自己已經是當世最傑出的儒生。

 直到他見到手中的這一份竹簡,見到了這磅礴大氣,言辭鋒銳的文章,忍不住感慨道:“儒家又出一位賢人矣。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輕生死,重然諾,難道還有比這一篇文章寫的更加徹底的嗎?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真是振聾發聵,百家著書,多是艱深晦澀,像是這樣的文章,該是何等意氣雄渾之人寫就的呢?

 應當尊稱其為子。”

 太子弘更是愛不釋手,現在的洛國公室基本上都是道儒墨三家皆學,太子弘就屬於比較喜愛儒家的那一類,“父親,這位孟子不知道是哪國士子,應當讓孔器立刻將這位大賢之人請來洛國。

 若是這位大賢之人還未婚配,便觀其相貌,若是姿容尚可,應當以公室女子配之,想必公室女子見了這文章,都是願意的。”

 洛理頷首笑道:“孔器既然將這篇文章送來,那就說明這位孟子是願意來到洛國的,你趕緊去做,為父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這位大賢,讀讀他的文章了。”

 好耶,孟子終於出來了,孟子的思想真是絕,大家從書裡能看出來我的思想深受孟子影響吧,他的文章和莊子的文章更是先秦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