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143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為天子

 第143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為天子

 六國合縱以燕國為首,倒不是因為燕國實力最強,而是另外五國之間各有齟齬,互相不服。

 於是樂毅奉燕王之命,得以統帥六國百萬之兵攻齊,這是他一生最榮耀的時刻,註定要記載於青史之上。

 天下之間的士子,大多數皆是輕生死,重名利,為了青史留名的機會,奔走於各國,哪怕是那些求得富貴的,或許轉眼之間就是身死,但依舊無法阻止後來人的追求。

 樂毅站在高臺之上,望著臺下聽令的六國將領,感受著四方吹來的溼潤的風,林立的鐵甲,森寒的氣勢,他明白自己的人生巔峰或許就是這一刻。

 樂毅緊緊地攥著手中的利劍想道:攻滅齊國,報答燕王的知遇之恩,這是我所能做的。

 樂毅是真正的天才,不論是治國還是統兵都是上上之選,燕國底蘊太差,樂毅治國二十餘載,還是不能讓燕國真正的化為天下強國,但是現在六國之兵齊聚,樂毅的軍事才能終於有了發揮的餘地。

 面對洶洶而來的六國合縱之軍,齊國自然知道不能死守,這些駐紮城池的都是貴族,需要臨淄城的調配才能相互配合,若是據城死守,定然會被各個擊破。

 齊國之中沒有那種高山險阻,於是齊軍臨水防禦,希望能在六國之軍渡河之時攻擊,從而打敗合縱之軍。

 樂毅見到此景,朗聲笑道:“齊國居然盡起大軍與六國而戰,這是取死之道啊,莫非齊將是將自己當作素王了嗎?

 眾軍聽吾軍令,渡河!”

 半渡而擊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夠奏效的,這就是樂毅嘲笑的原因,這又不是大江大河那樣的天塹,燕齊之地的河流根本阻止不了大軍的行進。

 合縱與連橫最大的問題就是參盟各國的心不齊,互相拖後腿,基本上都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最終才會被以少勝多。

 齊國之所以敢於和六國之軍一戰,就是篤定六國不可能配合默契,只要攻擊薄弱的地方,或許有機會直接將六國之軍席捲,此戰未必不能勝。

 畢竟齊國的實力並不弱,是有一批足以改變戰爭形勢的精銳存在的。

 但是樂毅是天才統帥,他並不讓各國協調作戰,而是為各國制定自己的作戰目標,這樣既能用六國之力,又能避免六國之力互相扯後腿的事情發生。

 雖然大量的人力一定會內耗掉,但六國加起來的實力本就超過齊國,所以問題不大。

 在樂毅的指揮下,六國之軍向前,齊國猛攻韓國之軍,但是另外五國之軍卻不亂,依舊向前攻齊國。先前有些混亂的韓國軍隊在燕國軍隊扛住齊軍的過程中重新整齊,這讓齊國貴族心中升起濃濃的不妙之感。

 齊國先祖是太公望,在周王朝之中武王、素王、太公望三人就是軍神。

 武王承天受命,戰無不勝,尤其是衝鋒陷陣,勇不可擋。

 素王通天徹地,有神鬼莫測之能,是人間之神。

 太公望則是人間將帥的極致,他所著的兵書是齊國公室最大的財富。

 公子申一見合縱軍的佈陣和短暫的交手就立刻說道:“合縱六國的統帥不是尋常之人,這是齊國的災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