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126章 世間活著的聖賢

 他叫楊朱,主張“貴生”“重己”,也就是重視自己的性命,反對因為他人而傷害自己,這是完全和墨家兼愛所相反的。

 當楊朱出現在學宮之中時,第一次向眾人闡述自己的理論時,陽勝便問道:“如果拔出您的一根毫毛,而能夠讓天下人得利,您會做嗎?”

 楊朱聞言便答道:“拔掉我的一根毫毛而有利於天下,但我不去做。

 損害天下對我有利,我也不去做。

 如果全天下所有人都能夠做到不拔一毛,不損一毫的境界,這個世界就不會再有那麼的混亂。”

 陽勝聞言卻並沒有生氣,而是直接說道:“現在我知道為什麼道家為什麼不承認您的身份了。”

 楊朱的思想比墨家更加的激進,墨家至少還存在著實操的空間,但是楊朱的學說完全就是和天下所有人離經叛道。

 “我曾經聽聞墨子從宋國前往吳國之中,走了十天十夜,磨破了草鞋,最終讓吳國退兵,這就是墨家所說的非攻。

 為了從未見過的陌生人,卻願意承受這麼大的痛苦,而甘之如飴,這或許就是墨家的兼愛。

 在來到洛國的路上,我曾經面對一個岔路,那個路口有三條要道,我不知道通向哪裡。

 於是選擇了其中一條走下去,等到我見到了一個獵戶,才知道另外兩條都是上山的道路。

 山上充斥著虎豹豺狼,如果當時我選擇了另外兩條道路,或許現在已經死亡。

 道路的選擇會影響人的一生,如果選擇錯誤,就會貽害無窮。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最寶貴的東西,兼愛是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別人的生命,這是不對的。

 只要人人不去侵害別人,非攻就達到了,只要人人都做好自己,這個社會就會安定下來,並不需要兼愛。”

 學宮之中的儒生看明白了,雖然楊朱的學說對於儒家也有所貶斥,但是主要還是針對墨家,而且還是針鋒相對,“輕物重生”和“貴己”這都是和墨家思想直接相悖的。

 於是紛紛呼朋引伴地來到學宮之中,想要聽聽楊朱如何駁斥墨家理論,或許還能夠從中為儒家地思想添磚加瓦。

 到了現在這個時期,諸子百家之間基本上已經開始了互相抄,除了核心的理論之外,其他的例子都是互相抄來抄去,甚至能夠見到同一個寓言故事,最終講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道理。

 尤其是八百年洛國之中的無數鮮活的例子,都是互相抄襲的例子。

 ————

 楊朱、墨翟天下之所察也。

 於世亂而卒不決,雖察而不可以為官職之令。——《韓子

 墨子,我是真的喜歡他,如果這是一個超凡的世界,墨子這種人大概就是真正的聖賢吧,忍不住又寫了他一章,算是把我心中的墨子形象寫出來了,突然感覺當個作者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