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9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

 吳國和楚國這兩個諸夏國家在漢陽平原之上打生打死,然後看著中原諸侯歃血為盟,相約共同出兵攘除夷狄,實在是相當的割裂。

 實際上從齊桓公之後,攘夷會盟已經很少了。

 現在列國對於夷狄的態度不是之前的你死我活,很多諸侯都在通過清剿夷狄來壯大自己的實力。

 其中秦國和楚國是其中的翹楚,這些夷狄尤其是其中和諸夏相貌相差不大的,基本上和野人差不多。

 先抓來當奴隸,慢慢地立功、授田、編造戶籍,等到掌握了農耕能夠繳稅之後。雖然不可能和國人相比,但也算是上好的農人。

 “晉公,在太行山之中,中山等部落愈發強大,竟然僭越稱自己中山國主。

 這實在是太過可笑,不經天子冊封,怎麼能夠建國呢?

 您是方伯,天下盟主,此次會盟之後,定然要懲處中山,洛國願隨您左右。

 邦周天命依舊在,怎麼能容蠻夷放肆呢?”

 洛瑜說完,列國諸侯紛紛喝道:“彩!”

 蠻夷建國,是和諸侯僭越稱王同等嚴重的政治事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不是王臣怎麼能夠率土呢?

 剛剛進位公爵的重耳正處於人生的又一個巔峰,他明白自己時日無多,自然想要在史書之上多留下一些功績。

 當即便向著左右四方大聲道:“孤接受天子的詔命,執掌方伯的大權,自然不能容忍蠻夷的挑釁,各國皆發精卒,包圍太行山,進剿中山。”

 在素王所建立的諸夏世界觀之中,所有的國家都出自天子分封,加蓋金璽詔書,這樣的國家才能夠得到所有的諸侯承認。

 還有一些為周天子立下大功的蠻夷,如果能夠得到周天子的承認,可以作為外藩存在。

 比如生活在伊洛之地,負責對抗伊洛之戎,拱衛周天子的陸戎,周天子同意他們建國,還給予他們君的稱號,作為晉國和王室的附庸。

 經過將近六百年周禮的教育,這幾乎是眾人下意識的反應,楚國使者的臉色有些尷尬,他們的確是諸夏的一員,還是素王時期就分封的古老邦國。

 但是楚王每每僭越稱王,不是說你自己稱王別人就覺得厲害,在中原諸侯的眼中,這恰恰是蠻夷的表現。

 ……

 在古中國周王朝之中,齊公爵和晉公爵是王朝大封建主之中最特殊的兩位,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唯二獲得了首席大封建主之位,並且能夠使用國王禮儀的榮耀。

 最關鍵的是,從齊公爵開始,首席大封建主開始有意識的聯合王朝之中的其他封建主,剿滅那些文化不同的神秘方國,中國稱之為“蠻夷”,即未開化的野人。

 到晉公爵為止,兩百年的不斷清剿,在周人生活的核心區域之中,蠻夷徹底消失了,只留下些許的殘垣斷壁。——《全球通史·古中國文明

 《全球通史這本書雖然謬誤很多,但是作者和譯者,都是文字大師,每每讀到其中的論斷,寥寥數十字,卻那麼清晰,我都覺得那些文字絕了。

 然後我推薦顧誠先生的《南明史,這是喜歡歷史的人,不得不讀的一本好書。

 國外的還有一本《德國百年行跡也是那種文筆特別好的。